云间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宇文太后、宇文皇后、端妃、上官贤妃,以及众多王妃、公主、郡主、县主齐聚一堂。宴席未开,众人围坐闲聊,嬉笑逗趣,哄宇文太后开心。
青谣入殿,先向宇文太后与宇文皇后行礼,又与几位妃子见礼。
与端妃相见时,端妃语气不冷不热:“下次母后赐宴,还望燕王妃早些到,别让长辈们久等。”
青谣不动声色,浅笑道:“多谢端妃娘娘教诲,下回妾身定会注意。”
她接过青梅手中的食盒,转向宇文太后,恭声道:“妾身思及太后娘娘年事已高,今日车马劳顿,晚膳恐难用油腻之物,故亲手熬了一碗清淡玉米粥献上,还望太后娘娘莫嫌弃。”
说这话时,她心跳加速,生怕太后拒收。只要太后收下,哪怕只尝一口,日后必会对她另眼相看,探母下落便有望了!
宇文太后见她献食,慈爱一笑:“快呈上来吧。难为你有心想着哀家,真是个贤惠孝顺的好孩子!”
一太监下阶,接过食盒,用银筷验毒后,取出那碗粥,奉至太后案上。
宇文太后低头瞧着那碗黄澄澄的玉米粥,笑道:“光闻这香味,便知定是好吃的。沈太妃真有福气,得了你这么个漂亮、文采出众,又贤惠孝顺的好媳妇!”
座下昭宁长公主闻言,心中极不舒服。她最见不得人夸青谣,一听太后赞她,忙陪笑道:“太后娘娘可别夸她了。常言道‘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做媳妇的又不靠色相侍人,生得再好看有何用?我倒觉得,模样周正、循规蹈矩便好,最要紧是品行端庄稳重,顾大局、识大体。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家又不为国效力,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好端端的,反把性情弄偏了。”
她暗讽青谣虽为正妻,却似以色侍人的妾,且因多读书而性情乖张,不守规矩,不识大体。
宇文太后不以为然:“昭宁此言差矣。读书明理,长见识,正因你书读得少,才觉无用。我看,女子不仅该读书,还应多读。若非燕王妃学识渊博,上次中秋宴怎能做出那精妙绝伦的文章?”
昭宁贬青谣不成,反被太后嘲笑读书少,老脸一红,有些挂不住。她瞥了青谣一眼,见她抿唇浅笑,似含嘲意,心中无名火起,认定她在暗讽自己。
她干笑一声,叹气道:“说起来,我这女儿确有几分文采,模样也不错,可惜身子骨太弱,一年倒有大半年卧病在床,人也怯懦无用。嫁入燕王府近一年,中馈仍由侧妃掌管。”
青谣被她贬得一无是处,还被诋毁体弱多病,心中不忿。古人迷信病气,若太后信了昭宁之言,怕她过病气,日后不召她入宫,她如何探母下落?
她温婉一笑,反驳道:“母亲多虑了。女儿身子一向康健,除初嫁燕王府时因不适应小病一场,此后再未病过。至于中馈,是母妃心疼女儿初愈,不愿我劳神罢了。”
她笑容和煦,望向昭宁的眸中却寒意尽显,毫无恭顺与怯懦。
昭宁长公主无法忍受昔日唯唯诺诺的小庶女如今在她面前嚣张,更见不得青谣风头盖过自己的宝贝女儿。她打定主意要给青谣点颜色瞧瞧。
此刻见青谣直视自己,眼神中竟带嘲弄与挑衅,她咬紧牙关,正欲发作,却听宇文太后叹道:“沈太妃性子刚烈,没想到倒知疼知热,竟如此体贴媳妇。不过也难怪,得了你这么个才貌双全、温柔贤惠的媳妇,换谁都会疼爱。”
说罢,太后慈爱地对青谣道:“好孩子,你坐了一天车,又忙着给哀家熬粥,定是累了,快坐下歇歇吧!”
“是,谢太后!”
青谣谢恩,款款落座。她已察觉,太后与她养母关系并不和睦。按理,昭宁长公主身为太后亲小姑子、先帝唯一妹妹,两人应亲厚些。可从方才对话看,太后似有意针对昭宁,明知她厌恶自己,却当众极力夸赞,似在气她,顺带压下昭宁的亲女端妃。
昭宁见太后抬举青谣,怒火中烧。想当初,先帝在时,太后待她何等亲热,一口一个“妹妹”,好东西总想着她,如同亲妹。如今先帝驾崩,太后无需再借她讨好先帝,便摆起架子。明知她恨燕王妃,却偏要捧她,还暗压自己的女儿。
端妃是她外甥女,太后却从不照拂,反助那玉陵来的宇文皇后排挤她。若宇文皇后是宇文氏血脉也罢,可她不过玉陵皇帝义妹,一个与皇室无半点血缘的商贾之女,凭太后抬举,竟稳坐后位。害她才貌双全的女儿无缘后座,还得在贱女手下讨生活,怎能不恨?
昭宁长公主越想越气,怒极之下不顾分寸,佯装玩笑般道:“太后娘娘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