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这话一说,金敏还能劝什么,感情的事就讲究个你情我愿,哪能别人怎么想你怎么做呢。
好不容易哄好了春玉,金敏终于开始犯困了,窝在床上不一会就睡着了。
那头,朱立业领着为数不多不过仅仅二十人的人马,轻装快行,争取在夜间赶到京都。
却是京都此时气氛凝结,先帝的死让整个京都蒙上层了白布。而大皇子与小皇子的争位之战很快便拉开了序幕。单单是送灵,谁站在前头,都要吵上好一回。
二皇子没了生母,黄氏满门都落没了,自然没了话语权。
小皇子那头,淑妃一党乘着先皇大病,皇后与大皇子被软禁之时,已经开始部署人手,文武百官愿意效忠的那便好好的,不愿的,直接换人。
没有人能制止他们的疯狂举动,先皇没死前,身边除了李公公所有的侍从都换了人,可以说先皇就在淑妃一党的手中,淑妃假传个圣旨,谁能戳破?
而正因为先皇在淑妃手中,淑妃所不能动的苏丞相、国师戒缘和端王与一派老臣子都投鼠忌器,唯一能做的就是按兵不动。
因为端王没有将遗诏拿出来,大皇子根本不被人看好,所以朝廷的风向还是基本偏向小皇子,谁让皇帝只有三个儿子?而如今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年仅九岁的小皇子了。
直到先皇驾崩,端王寻着机会进了宫,与被软禁的皇后母子相谈甚久,之后又与苏丞相和国师戒缘商谈了许久。
最后整个朝堂便演变成了如今的情形,除了一派老臣子坚持着立长,其余淑妃一党则是坚持着立贤。
这样的场面使得整个朝堂犹如菜市场,吵闹不休,先皇的遗体还摆在大殿之内,先皇死前怕是已经预料到了吧,否则不会在边境有蛮族人的威胁下,还让火枪队留守京都,他就是怕两方打起来吧。
朱立业秘密回到端王府时,已经是深夜,端王吃惊的看着眼前不修边幅一身农夫装扮的儿子,随即一抹自豪的笑容绽放,“回来了?”
不需朱立业说明白,端王就知道自己的儿子一定是将边境的事安排妥当了,甚至是胜利了永绝后患了,才会回来的!
朱立业简单的吃了两口东西,都没去见端王妃,就将芜城的战役说给了端王听。
端王两眼放光,炸弹啊,他没见过其威力,但是朱立业是不会夸大其词的,最起码铁木真死了,朱立业又能放心来京都,足以证明炸弹确实是个杀器。
“去见见你母妃吧。”端王开口赶人了,他差不多可以猜到朱立业的来意,可自己一定要完成了皇兄的遗愿。
“不忙。”朱立业嬉皮笑脸道,“父王,您打算什么时候把东西拿出来?”
端王别有深意的看了眼朱立业,故弄玄虚道,“到了恰当的时机我自然会拿出来的。”
“父王,您看,这蛮族的祸患儿子给摆平了,起码没个五年修生养息蛮族人不会再有大动作了,咱们端王府也算对得起先皇了,您是不是将这遗诏早点丢出去,还有那禁军和火枪队都交出去吧。”朱立业谄媚的笑着,小心的用着说辞,生怕端王恼火。
“好,明日,父王就将遗诏拿出来。让苏丞相和国师与我共同主持。”端王出乎意料的竟一口答应,这让朱立业满肚子的劝话全浪费了。
朱立业也没纠结为何端王会突然如此变通,只是抓到端王话里的重点,摆起了笑脸,拍着马屁,“父王英明,只不过是这禁军和火枪队。。。”
作品相关一百九十六章大结局
“有消息吗?”金敏倚在床头,看着立在床边的剑,轻声问着。
自从朱立业出发去京都那天起,金敏几乎早中晚都要问一遍,有消息吗?剑的耳朵都要长茧了。虽然很心酸虽然很忌妒,但是剑依旧恭敬甚至带着温柔的回道,“主子,暂时还没消息,属下会注意的。”
都去了三日了,按理说早到了呀。“哎。”金敏叹了口气,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
心中一疼,不是早对自己说过,自己这一生都是主子的人,一生都要护着主子,让她笑,让她开心。顿了顿,剑出声道,“主子,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世子是悄悄潜回京都的。”
偷偷潜回去,自然要隐藏行踪,自己真是犯蠢了。金敏一拍脑门,随后感激的冲着剑笑了笑,“谢谢。”
这些日子为了防止有些有心人识破朱立业已经不在芜城的事,白天,剑一直装扮成朱立业的模样呆在屋子里。夜间,偶尔乘着夜色让人看不清面貌出门溜达一圈,效果倒也不差,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风声传出去。
夜间用过晚膳,照例剑飞身出去,一来是打探消息,二来是毕竟男女有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