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女在七零年代[穿书]》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
听到这话,家里人有的被呛到,有的手里的筷子直接落地上。
马氏说话都结巴了:“借、借钱?”
我的天,闺女也太大胆了,居然跟人借钱买铺子!
“嗯呀。”盛满满眨巴着大眼睛说道。
“买铺子那得花多少钱啊,什么样的朋友,居然愿意借给你这么多钱?”盛放瞪圆了眼睛,觉得这事怎么想怎么不靠谱。
“你哪个朋友?多大了?”盛朱心中警铃大作,怀疑自己闺女遇到居心不良的人。
“我的笔友,和我一般大,他家在s市,家里很有钱,听说我想买铺子,就说要借钱给我。”盛满满笑说。
听说是和自己闺女一般大的孩子,还是远在s市的笔友,盛朱一颗心才稍稍放下:“她借钱给你,要多少利息?”
盛满满说:“他说不要利息,可我觉得的,还是要给利息的,到时候就按银行的利息给。”
盛朱又问:“借多少?”
盛满满:“4000。”
全家人都倒抽一口凉气。他们知道买铺子要很多钱,却没想到要这么多钱。
“这么多钱,万一、万一还不上……”盛开想想都觉得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不会还不上,不说我们有了铺子,可以做点副食来卖,就是铺子本身,它就是值4000块。我看新闻说以后物价会上涨,铺子也会增值,到时候如果我笔友催我们还钱,我们把铺子卖了就是了,不怕还不上钱。”
盛满满信心满满地说,说完又补充一句,“再说,我朋友不缺钱,两三年内应该是不会催我还钱的,咱们完全有时间攒够这笔钱。”
家里人听着这话,稍感安慰,但心里仍是七上八下的。
“那、那我们卖什么?”马氏问。
若只是卖蔬菜、鸡鸭鹅蛋、一些山货什么的,根本不需要买一个铺子的,每个集市去摆摆摊就够了。
盛满满像是看透马氏的想法似的,笑着说:“我在书上看到一种食品叫做腊肠,是一种用猪肉制作而成的腌制食品,好吃,还可以存放很久。制作方法我都记下来了,大姐可以试试做做看。如果能做成,我们就买铺子,如果实在做不成,那买铺子这事就先放一放。”
腊肠是在盛满满有了买铺子的打算后,首先想到的销售商品。
她这人虽不记仇,可有机会还击,那自然是要还击的。
“除此之外,咱们还可以做咸鸭蛋、咸鹅蛋卖,还有萝卜干、酸萝卜、辣白菜等等。家里的鱼要是卖不动的话,也可以做成鱼干放到铺子里卖。”
之所以想到的都是这些腌制食品,是因为这些食品更方便运输和存放,可以一直放在铺子里卖,不至于买下铺子之后,今天卖一点新鲜蔬果,明儿就因为没东西可卖而关门。
另外就是,这些食品做起来难度不大,家里人都能学会。
而她曾经想过的卖豆腐这事,她在打算要买铺子后也仔细想过,山路遥远,运输新鲜豆腐不方便,倒是可以选择卖腐竹、千张、豆腐干这种干货。
只是她不知道这些东西要怎么做,而且腐竹、千张什么的,总感觉制作起来很繁琐的样子,在没有机器的情况下,为了制作这东西,家里人不得忙得脚打后脑勺。
还不是不要想着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了,先做好腊肠的生意,做好猪和鱼的养殖,再想旁的。
这个晚上,全家人没有一个人睡得着,都翻来覆去地想铺子的事,想盛满满借4000块的事。
其实仔细想想,4000块钱,哪怕铺子出什么意外,家里也不见得就还不上,三五年还不上,八年十年总可以,也不至于是天塌下来的地步。
再说,那孩子说的也有道理,铺子是用钱买的,也是可以卖了换钱的。
这个逻辑捋顺了,也被孩子的话说服了,可依旧是睡不着。
实在是,这事儿它太大了!
次日,盛满满将制作腊肠和咸蛋的方法写在纸张上,并详细说与家里人听。
首先是制作腊肠的方法。
制作腊肠需要买猪小肠做肠衣,肠衣买回来要除去上面黏连的油和膜,洗干净,再将猪小肠内层翻过来,用淀粉、生面粉、盐反复揉搓,再用少许食用油搓洗。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再用白酒和姜片浸泡半个小时,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其实家里往年年节吃的猪小肠洗的都已经很干净了,否则盛满满也下不去口。但考虑到这是做生意,东西是要拿出去卖的,为了保证没有异味,有些步骤不能省。
而灌腊肠选用的是猪肉,有肥有瘦,这年头的人比较喜欢吃肥肉,可以按5:5的比例来放。
考虑到有一些人更喜欢吃瘦肉,再做一些8:2肥瘦比例的。
猪肉一般是选用前腿肉,但考虑到成本,选用其他部位的猪肉就可以。
将瘦肉切成片状,肥肉剁成泥,加入盐、白糖、五香粉、胡椒粉、老抽、姜汁、高度白酒进行腌制。
“高度白酒是一定要放的,这是用来防腐的。其他调料可以自己调,只要做出来的香肠好吃就行。”盛满满看向盛开,她在做美食方面很有天赋,盛满满觉得她说不定能琢磨出新的秘方。
将瘦肉、肥肉和调料搅拌均匀,腌上一个小时后就可以灌肠了。
“灌肠时先在一端打个结,然后用漏斗将腌制好的猪肉灌进肠衣里,灌好后,每隔15厘米处就用棉线系上。灌好的腊肠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10天-20天,腊肠就制作完成了。”
接下来是咸鸭蛋和咸鹅蛋的制作方法。
村里人腌制咸鸭蛋喜欢用黄泥土来腌制,盛满满看过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而且腌制出来的咸鸭蛋起沙流油,鲜嫩好吃。
挑鸭蛋,如何清洗这一步就不用说了。
清洗好的鸭蛋先晾干水分,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晾晒一天。
准备好适量花椒、八角、香叶、桂皮、食盐,倒入锅中,加入清水,搅拌均匀后煮开,放凉备用。
将晾晒好的鸭蛋放进罐子里,再将晾凉的食盐调料水倒入罐子中没过鸭蛋,最后倒入适量的白酒,腌上20天到一个月就可以吃了。
至于这个适量到底是多少,盛满满自己也抓瞎,只能靠她大姐去琢磨了。
方法倒是不难,就是要买的东西不少。
首先是猪小肠和猪肉。
之前卖猪崽的卖家,就有养猪场和屠宰场的门路。那人当时和盛朱闲话,听说盛朱是养猪杀猪的老手,就和他聊起他家在屠宰场工作的亲戚,还说如果大量买卖猪肉,都可以找他,肉票方面好说。
当时盛朱心里还在想,我家里不富裕,买猪肉通常都是一斤一斤卖的,没有这个需求啊。倒是以后卖猪肉,可以找他。
没想到时隔不到三个月,家里为了做腊肠,要大量采购猪肉,还要买猪小肠。
盛满满当然不知道她爹和猪崽卖家还聊得这么深入,她只是觉得,事在人为。现在市场和以前不一样了,搞点猪小肠和猪肉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得知猪崽的卖家有门路,那这事就更好办了。
要买的东西不少,周日中午盛朱将盛满满送到镇上,父女俩就买了一斤肉,再提着自家的鸡蛋鸭蛋,先去找卖猪崽的郭彪。
郭彪听完盛朱的来意,直到好说好说,当即就带着父女俩去了屠宰场。
去屠宰场的路上,正好从嶐山镇中学经过,盛朱就将盛满满从家里带来的吃的先送到学校宿舍。
父女俩再次从学校里出来时,郭彪问:“你闺女看着不大,读几年级了?”
盛朱:“是不大,才十二岁,读初一。”
郭彪又问:“在学校里成绩怎么样?”
盛朱很想谦虚,可闺女实在是太优秀了,他实在没忍住:“科科第一,上学期期中期末都是,每一科丢失第一,总分也是第一。”
郭彪看向父女俩的眼神顿时就不一样了:“你这闺□□秀啊!好好学习,以后考大学,也请叔叔去家里喝大学酒沾沾光。”
后面的话是对盛满满说。
盛满满乖巧地点头。
到了屠宰场,郭彪找到他亲戚,说明了来意。
他亲戚说:“你们来的正好,我们这边还剩一斤猪小肠,猪肉的话你们要多少?”
盛满满在心里算了一下,就跟她爹说:“一斤猪小肠大概能灌七斤猪肉,咱就买四斤瘦肉和三斤肥肉,再买一斤五花肉家里吃。”
盛朱知道小闺女肯定是按肥瘦比例算好了的,点头说好。
很快郭彪的亲戚就将猪小肠和猪肉称好,拿给盛朱。盛朱付了钱,郭彪就带他们从屠宰场里出来。
他笑说:“下次你们来,直接来屠宰场找我这亲戚就行,回头我跟他打声招呼。”
又拍拍盛朱的肩:“以后有什么需要哥帮忙的,都可以来找哥,哥想办法帮忙。”
这是打算和盛朱交朋友的意思,和利益无关。
至于原因,盛满满想,会不会是因为她学习成绩好?
盛满满猜的没错,郭彪想和盛朱交个朋友,就是因为她读书好这层关系。
别看郭彪自己没读多少书,他外祖家可是出过举人的,还办过私塾。虽然祖孙后来没落了,但对于读书人的那种敬重,却没有失了传承。
郭彪的娘从小就对他耳提面命,让他尊重读书人,说她祖上培养出举人老爷的寡母老祖宗,在逃荒时不看轻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给足了尊重和帮助,才有了后来的秀才报恩,将寡母老祖宗唯一的儿子,培养成了举人老爷,成为了一县父母官,从此飞云腾达,官运亨通。
郭彪外祖家的故事,那是说来话长。总之在母亲的影响下,郭彪每每看到读书人,只要不是过分迂腐的,那他都是高看一眼的。
盛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培养出这么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还是个闺女,这很不容易。郭彪很是敬佩,因此想与之交好。
父女俩与郭彪告别后,又跑了好几个地方,才将需要的东西采购齐整。
千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