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全本看书网】地址:qbkanshu.com
认为这是指挥或是决策上的原因吗”
温特顿议员这话明着是说奥钦莱克将军,但暗里却将矛头指向丘吉尔,因为丘吉尔才是最后的决策者。
“不”丘吉尔回答:“我并不认为我们的指挥和决策有什么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我们遇到了世界上最的强大的对手。抛开战争的灾难不说,隆美尔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
丘吉尔不是有意吹捧自己的敌人,但只有把敌人抬高,才能显得自己不是那么笨。
一位议员马上接嘴道:“首相阁下,如果按照英国军队按部就班的传统,隆美尔如果在英国军队里服役的话,他大不了是一名中士”
这话立时又引起一阵笑声,丘吉尔在台上红着脸,尴尬得无言以对。
“首相阁下”议员依旧不肯轻易放过他,一名议员不依不饶的问道:“你在过去的辩论中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但在战场上却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今天您在这里的辩论中无言以对,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即将取得胜利呢”
丘吉尔不敢回答,因为他担心局势会像之前一样刚说完英军即将取得胜利,前线就传来溃败的消息。
气急败坏的丘吉尔会后发了两个电报。
一个电报是发给奥钦莱克将军的。
“看在上帝的份上,挡住德国人”丘吉尔说:“我已经不期望能取得胜利了,但不要让敌人跨过阿拉曼防线,一步也不要”
另一份电报是发给罗斯福的。
“总统先生”丘吉尔说:“我不得不告诉你形势万分危急,如果我们得不到强有力的援助的话,也许我们就会永远失去非洲了”
“坚持住”罗斯福回电:“援助将在几天后到达亚历山大港”
“不”丘吉尔回电:“你们最好在塞得港登陆,因为我不确定几天后亚历山大港是否还是我们的”
正文第一百六十章铁十字
今天事比较多,就只有两章了,明天继续五更
第21装甲师昼夜不停的赶路。
此时的他们根本就敢停下休息,因为每一个士兵都知道,自己每休息一分钟敌人的准备就会多一分钟,而一旦敌人的防御和火力强到某个程度,那就不是一个装甲师甚至是非洲军团所能突破的。
其实在汽车车厢后的德军士兵们还好些,他们至少还可以在车厢里靠在护栏上睡一觉。
汽车司机行军时比较累,不过正、副驾驶可以轮换着开,另外他们的战斗压力也没有直接参战的士兵那么大。
最悲催的就是坦克驾驶员,他们行军时必须驾驶坦克,坦克舱里永远是燃料、炮油和汗水的恶臭味,舱盖放下时,里头的热气几乎使人窒息。再加上引擎的热度,太阳的炙烤,使舱内的温度达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秦川在行军途中就看到过几辆坦克停在路边它们不是被敌人击毁的,也不是坦克出了故障,而是驾驶员受不了压力和劳累晕了过去。
“他们为什么不让驾驶员交替着开”维尔纳问。
“没有足够的坦克驾驶员”库恩回答:“我们在马特鲁损失了五十几辆坦克,除此之外,我们还缴获了一批美国坦克”
剩下的话就不用多说了,多余的驾驶员大多被安排去开“斯图亚特”了。
“防空警报”这时拿着步话机的库恩回头叫了声。
这意味着敌机又来轰炸了。
然而,与之前遭遇轰炸时的紧张不同的是,此时的战士们一脸漠然,仿佛库恩说的是件无关紧要的话。
现在与之前的确不同。
首先是士兵们的心态问题:被轰炸的次数多了,士兵们也就是习以为常了,有些士兵依旧靠着护栏“呼呼”大睡,因为就算醒了也改变不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警示不一样。
库恩说的是“防空警报”而不是“防空隐蔽”。
“防空警报”只是让士兵们做好被轰炸的准备不需要隐蔽。
这并不是说第21装甲师不怕敌机轰炸,而是因为现在是白天,敌机每隔半小时左右就会来一波轰炸如果每次遭到轰炸都隐蔽的话,那第21装甲师也就不用行军了,原地呆着做好隐蔽还更省事。
但因为第21装甲师必须尽快的赶到阿拉曼防线并发起进攻,所以不能停,即便是遭到敌人轰炸也不能停。
这一来就会有个问题,第21装甲师的坦克有可能还没赶到阿拉曼就会被炸光了。
这并非无的放矢,因为德军坦克已经在轰炸中损失了二十一辆,另外还有十五辆汽车也成了一堆废铁。
隆美尔当然不会傻到做无用功,于是他就动员起全部的德军战机为第21装甲师提供掩护。
德国空军的掩护模式是以侦察机在第21装甲师外围侦察,一旦观察到敌情就马上通知在附近巡逻的战机赶到拦截,同时位于马特鲁和托布鲁克的战机将紧急升空参加战斗马特鲁距离第21装甲师只有一百多公里,对于时速六百多公里的战机来说,这个距离只需要十分钟。
所以,“防空警报”差不多也就意味着空战的开始。
维尔纳向头顶上看了看,车顶的帆布不知道什么时候已被弹片划开一个大口子,缺口处的帆布还连着一截在风中飘荡并在车厢里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维尔纳站起身来扶着栏杆,从腰间抽出军刺往上一扎,然后就像锯子一样来回抽动割着帆布,不一会儿帆布就被割断随风远远的飘走。
“这样就好多了”维尔纳说。
“你这是干什么”雅科普对维尔纳的做法有些不满:“你想看到从天上掉下来的炸弹吗或是敌人俯冲下来的战机”
雅科普说着就瞄了一眼坐在中间的新兵们,他的意思很明显,这会影响到新兵的心态。
“看不见的危险才是最让人担心的,不是吗”维尔纳朝新兵扬了扬头:“如果你们不愿意的话,我可以用雨披把它堵上”
“不,这很好”新兵对维尔纳的做法表示赞同。
“是的,我的确感觉好些了”另一个新兵回答。
于是雅科普就不再说什么了。
事实上不只是新兵,就连秦川都觉得这更好它就像给自己封闭在心里的恐惧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
诚然,在看到有飞机俯冲下来或是炸弹就在头顶上掉落时会更恐惧,但在没有看到这些时心里是放松的这至少还有片刻的安全感。
接着“呜”的一声,一架战机的身影就从缺口处一闪而过,这一下就让士兵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维尔纳小心的探出头朝缺口处望了望,说道:“是英国人的飞机,他们已经到了,但却没有对我们实施轰炸”
“为什么”一名新兵问:“他们是把我们当成英国的部队了吗”
这倒不是新兵乱说。
德军使用的汽车有百分之八十都是从英国那缴获的“斗牛士”军卡,再加上还有“猛玛”指挥车,“斯图亚特”坦克以及各型装甲车等,远远一看还真有些像英军。
行军的路上就有英军散兵把第21装甲师误认为是自己的部队于是兴高彩烈的前来投奔,一边跑还一边挥着手大喊:“嘿,我们在这,救命”
等他们跑近时却愕然发现对准他们的是德国人黑洞洞的枪口。
另外秦川等人还看到几个被英国空军炸得惨不忍睹的车队这些车队是从马特鲁逃出来英军,但因为德国人用的也是“斗牛士”军用卡车,于是英军飞行员想当然的就以为那是在朝阿拉曼进军的德国人,二话不说俯冲下来就是一阵狂轰滥炸。
不过秦川想,这一次应该不是这个原因,毕竟这是大规模的车队而且前头还有数十辆“三号”坦克。
“是因为这个”面包师很快就给出了答案,他朝车后扬了扬头。
顺着面包师的目光望去,只见天空中出现了几队排着整齐队形的战机,机翼上分明印着黑色的铁十字。
正文第一百六十一章空战
这是一场德国bf109对阵英国“飓风”的空战。
双方不约而同的都把战场选在了第21装甲师的上空。
对于英军来说,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德军空军主力前来应战。喜欢传统的英军不擅长灵活的战术,比如埋伏、偷袭等等,他们更擅长的是彼止拉开阵势然后发起冲锋,就像骑士时代的对阵一样。
德国空军不得不应战,因为第21装甲师是他们主要的掩护任务,不应战就意味着第21装甲师将遭到惨重打击,于是德军对阿拉曼防线的进攻也就无从谈起。
同时德国空军也乐于应战,因为第21装甲师的防空部队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防空火力。
就像秦川看到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第一时间就架设起来并朝空中倾泻弹雨,其中高炮大多是“博福斯”高炮德军不舍得将88高炮用防空,因为他们发现这玩意更适合打坦克。
对地面部队来说这样做其实是很危险的,不多时他们就遭到敌人战机的攻击几架“飓风”式战机俯冲下来,随着一阵机枪的轰鸣,子弹就将一个高射机枪阵地的几名德军打成了筛子。
地面部队对空中高速、灵活的战机是种很无力的感觉,做为狙击手的秦川很清楚这一点。
你或许可以发现几架战机并将它为目标,但实际上射出的子弹和炮弹却很难命中目标,原因是飞机高速运动,除非你能判断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并准确的打出提前量实际上这很难做到,飞机的背景是天空,没有任何参照物可供参照。
而且就算你猜对了或许蒙对了,但只要目标一转向或拉升就会让你的计算和运气烟消云散。
于是,接连几个高射机枪阵地和高射炮阵地被英军战机和轰炸机摧毁,庆幸的是这些射手和炮手们都训练有素,他们在判断自己成为敌人的目标且无法避免会被摧毁后,第一时间就丢下装备逃跑有经验的士兵知道逃跑时要避开敌人战机的射击线。
所谓的射击线,就是敌人战机俯冲下来的方向,这个方向基本就是子弹打来的方向,而且这子弹还会是一长串的在地面打出一道弹线。
如果沿着这条线的方向跑那么你完蛋了,一片77的机枪子弹会无情的穿过你的身体。
训练有素的德军士兵知道朝这条线的纵向跑,于是就有一部份生存了下来。
德国空军当然不会任由英军肆无忌惮的攻击地面部队,于是当即俯冲下来加入战团,双方战机很快就缠斗在一起展开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厮杀。
德国bf109的性能比英国“飓风”式战斗机更优异,这主要体现在bf109拥有更快的速度速度总是第一指标,尤其是在战机狗斗时代,拥有更快的速度总是能在逃开敌人的咬尾甚至绕到目标后方并将其击毁。
注:bf109最高时速可达686千米,“飓风”战机最高时速505千米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要命的是英军相对落后的编队战术英军一直采用三机“v”字密集形编队,也就是长机在前,两架僚机分别在长机的两侧后方,僚机与长机相距约100米。
英军认为这样的密集编队覆盖的观察角最大最适合空战铁三角嘛,只要每个飞机员都注意并警惕自己负责的那一块,就可以完美的发现并解决从各方向靠近的敌人。
但其实这只是英国人一拍脑袋的想法,就像他们想出“步兵坦克”一样。甚至因为英国人的传统与保守,即便在实战中证明这种队形并不适合空战,但英国空军却始终不愿纠正错误。
实战的结果与想像的恰好相反:因为队形过于密集,僚机飞行员必须飞得十分小心,其主要精力都放在与长机保持编队距离上,无暇注意后方。当急转弯等机动动时,英军长机得加倍小心,必须花在空战中足以定胜负的数秒钟时间提示僚机准备。因为以如此近的间距,一不留神就会两机相撞。
而长机则以为后方有僚机保护,大可放心。往往到已被德军战斗机咬住开火,英军才发现后面有尾巴甚至僚机都已经被击落了,但发现时已经太迟了。
德军原本也采用这种“v”形编队。
但一方面因为bf109数量少,不得不分散配置,于是逐渐形成两机间间隔约二百米的双机一字横队编队方法。
结果德国人发现这种一字横队远比“v”字三机
小说推荐:《[足球]安东绿茵日记》《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圣拳!》《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3Q中文网】《真灵九转》《在反派出生前(快穿)》《渣攻改造,BE改写HE》《魔道祖师》《我以神明为食》
《决战第三帝国》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