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看书网

归园田居9(第1/4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

颜延之抬眼看向桌对面的好友:“兄长,后世对......陛下,似是多有肯定。”

他说得谨慎了,楚棠的倾向性已然相当明显。

陶渊明默然,隔了好一会才悠悠一叹,道:“晋室种种我自知晓,然则我之曾祖受晋室深恩,延及我父,晋虽偏安,仍为正统,我岂可与贼子为伍?况官场浑浊,桓玄也好,刘裕也罢,俱为私利迷眼。

世道沦落,我已年老,早便歇下心思了。

延之,你与我一样经历动荡,朝堂如何不消我赘言,只望你千万勿要忘了我的话,及时抽身,以图自保。”

颜延之知道这话的分量,时势动荡多变,自己本便是外放路上顺道而来,归还无期,此次很有可能就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故而兄长多次叮嘱,言辞切切。

他心内凄惶,认真地点头:“兄长放心,延之省得。”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池鱼。”

仕途的不得意让他再次萌生了田园之思,他决定从刘裕那里辞职了,但他也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到了建威参军刘静宣手下,这里离他的家近,他可以不必“心惮远役”

同年,陶渊明写了一首诗,诗里说,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我是为了什么从事这些差役啊?我心里日日夜夜都在怀念田园,我怎么能离开那么久呢?他再一次辞官了。

这是他第四次辞官,第五次,就是我们熟知的彭泽县令了。

杜甫轻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何不早归?”

王维也是叹息:“五仕五隐,未得出路,陶潜亦是寥落之人。”

刘氏觉得意外:“相公不是对陶先生颇有微词吗?”

王维道:“我并不认同他的人生选择,但先生境遇实在寥落,我只是心有戚戚焉罢了。”

【终南朝四代,陶渊明质拙的诗没有得到充分认同。

唐代,李杜王孟等诗人接受了他的桃花源理想,却并未完全接受他的人生选择,王维、杜甫都对陶渊明进行了一定批评。

但我想这是时代使然,在大唐那样一个昂扬的盛世,每个人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归隐田园在盛唐是不可想象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如王孟这样的田园诗派翘楚,都有仕进之心。

但王维等人到底是发现了陶渊明,及至宋代,在那个以平淡为美的时代,陶渊明的地位急剧上升,几乎可与杜甫比肩,陶渊明,也成了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人格、他的桃花源理想、他的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诗风,影响了一代代文人,千载之下,如缕不绝。

咸阳。

嬴政心中微怔:盛世者,文昌武治,百姓乐业,四夷咸服。

那唐朝到底是有多强盛,才会被后代称盛世,以至于让楚棠不经意提起,都那样理所当然,甚至暗含神往?

未央宫。

刘彻也有点酸:唐是汉后面的朝代,竟然在后世得了个盛世的称号,那岂不是说汉不如唐?汉武陛下有些微妙的不平衡了,比不过秦始皇就算了,怎么后面的朝代也比不上?

比起秦皇汉武的各有所思,太极宫中的贞观君臣就高兴多了。

“天佑大唐,天佑陛下,我朝在后世仍有盛世之称!”

有官员喜形于色的赞道,话音刚落,一道略显冷利的声音就开始反驳:

“天如何佑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百姓为先,励精图治,才有盛世之期,难道我朝有成就,都是天赐的不成?”

那人想要争辩,一看,是素来刚直冷静的魏征魏大夫,默默闭上嘴。

李世民将臣子的官司看在眼里,朗笑着接话道:“魏卿说得是,所谓盛世,须是百姓乐业,关河宁定,无内忧,无外患。

大唐虽定,犹有不及,朕德薄年少,尚需诸位大人勠力同心,方能实现后世之期,缔造一个盛世大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寻找轮回的你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三魂七魄归位诱梦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穿时空的女将军表妹不欲攀高枝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折红鸾哇!女总裁是皇帝我靠好运壮大家族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落在荒年崽崽很闲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我是主母,也是孟婆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穿越三国:姐妹同心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离人终成相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