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看书网

第三十七章 林远松说亲

《贫家子的科举路》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

第三十七章

林远松说亲

今日秦氏上门,是准备给林远松说媒来的,用她自己的话说,那就是毛遂自荐来了,因为她要说的姑娘,正是自己哥哥的孙女,也就是秦氏的亲侄孙女。

并开玩笑说,自己可是瞧中了你们这样的好人家,实在舍不得放过,所以就亲自出马来了。

可不就是好人家嘛,婆媳和睦,妯娌融洽,从来没有斗成乌眼鸡的时候。

特别是兄弟三人,相互之间一直都相处的好好的,家里几个小辈更是被教的孝顺懂礼。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秦氏听到吴氏说起准备给远松说亲的事后,就急匆匆去了一趟哥哥家,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哥家的大孙女正是到了议亲的岁数。

要是可以的话,秦氏准备把自家侄孙女说给林远松。

等到了娘家一问,果然就听大嫂说起了正准备给大孙女说亲的事,哎呦,这可真真是良缘天注定啊,秦氏高兴的直拍手,立马与大哥大嫂说起林家也正在给二孙子议亲的事,并把林远松的品行和相貌都仔细介绍了一遍。

而后又说了林家的境况,包括几间房,几亩地,兄弟有几个,孙子和孙女又各有几人。

秦氏还着重强调了林家人的好相处,若是两家能结亲的话,往后指定差不到哪里去。且姑娘家找夫婿,就好比第二次投胎,只有找对了人,一辈子才能过得舒舒坦坦。

至于男方家境,既然能拿出徭银抵徭役,想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小姑娘有些害羞,说话时脸颊通红通红的。

只不过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毕竟是两个孩子一辈子的事,为了稳妥起见,两家人肯定得先相看一番。

而林远松也一样,朝秦荷花看过一眼后,整个人就跟煮熟了的螃蟹似的,连耳朵尖都发烫了起来。

与秦氏相识多年,吴氏自然了解她的性子,知道她家侄孙女若是不好的话,秦氏也绝不会提这个头。

反正秦氏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你们听我的准没错。

所以秦氏心想,林家肯定有啥买卖做着,不然这些开销吴氏肯定舍不得拿出来。

至于到底做什么生意,秦氏也猜不出来,不过她也没打算去猜,反正在秦氏心里,找夫婿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挑秉性,秉性好,比啥都好。

于是,王师母又接到了第二单保媒说合的“生意”。

秦氏侄孙女名叫秦荷花,今年一十四岁,是秦氏二侄子的大闺女,底下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其实说起林家的家境,秦氏还真心里没底,说好吧,可人家依旧只有六亩水田,说不好吧,今年的雇牛耕地和徭役可都是真金白银拿出来的。

于是,吴氏和秦氏便约好了去女方家相亲的日子。

王夫子忍不住的笑,直说不如自己写块牌子,让王师母干脆去支个摊子,专门与人牵红线、保姻缘得了,届时指定摊子都得被人给挤破。

且以秦氏的为人,想必她的娘家人也都是些靠谱的,所以这门亲事应该可以结。

说好了日子,接下来就是刘氏的各种买买买了,糕饼点心,猪肉鱼,还有两壶烧酒,基本跟林远枫相亲时准备的差不多。

既然双方都中意,那这亲事也算是相成了。

这番话,自然说的秦氏的侄子侄媳心动,他们当爹娘的,肯定希望闺女能嫁的好,像这种和和美美的男方家,绝对是第一选择了。

这样的场景,自然是两家大人十分乐意看到的,脸红说明两人都中意对方呢。

乡下女孩子大多比城里姑娘说亲要早,一般在及笄前的一、两年,就会开始议亲,这样等及笄后,就可以商谈成亲的事了。

三日后,吴氏刘氏,还有林二柱和林远松,外加一个领路的秦氏,一行人兴冲冲地去了女方家。

而那林家,不但婆媳相处融洽,就连妯娌之间都非常和睦,这样好家风的人家,不把闺女嫁进去,铁定就是傻子一个了。

一听这话,王师母也是忍不住的笑,她是真没想到自己还有做媒人的潜质。

由童生娘子上门保媒,绝对是件十分体面的事,所以纳采当日,秦家人十分高兴,也爽快应下了两家的亲事。

林远松定下了亲事,村里人都是知晓的,毕竟秦家就在隔壁村,前几日男方家挑着纳彩礼过去时,村里人可都看到了,同时也都知道,女方就是秦氏的娘家。

这下,村里便开始了各种说道,有的说秦家人真傻,也不好好打听打听,就这样把闺女往火坑里推了,像这种光靠着亲家接济的人家,哪能好的长远。

在好些村人的眼里,老林头之所以又是雇牛犁地又是交徭银抵徭役的,一副突然发了家的模样,还不是因为结了门镇上的亲,所以这些银钱,肯定都是那个镇上的亲家周济的。

甚至还有村人认为,对方之所以会这样三五不时的接济,八成是因为自家闺女不齐全的缘故,想必那林远枫的未婚媳妇,肯定不是傻子就是呆子。

不然,好好的镇上姑娘,怎么会甘心嫁到村里来啊。

众人越说越觉得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就有妇人说道,“吴氏可真傻,也不想想,那镇上的人可精着呢,就算是周济,还能有多少,要我说,至多给个四、五两银子就顶天了,可真没想到,吴氏居然就为了几两碎银,把大孙子好好的姻缘都给搭上了,属实不该啊。”

“可不,一看就没给多少,不然那八两一亩的水田,都没见上她家买一块。”

妇人们边说边头摇成了拨浪鼓,那愤愤不平的表情,说不清是因为眼红,还是替人不值。

只是,接下来的一件事,让这些说话之人又开始摸不清头脑来。

因为,吴氏家要开始盖新房了。

不是拆了重盖,而是把紧挨着西面院墙外的空地都买了下来,那地约有一亩大,新房就在新地基上建造。等盖好了房子,再把靠西面的围墙拆了重新打一下,好把几间新房子一起围到院子里来。

老林头已经和泥瓦匠谈好了,一共盖上四间,全是明一暗二的房型,届时用来当新房,最合适不过。

大孙子和二孙子明后年都要成亲,眼下盖新房正是时候。

还有小孙子如今也七岁了,老跟两个妹妹挤在同一间房,肯定不是个事儿,当初分给三房的屋子要比老大老二小一些,所以得另外给小孙子再弄个房间才行。

得知老林头要盖新房,村里人说不惊讶那肯定是假的,这不,有人特地算了算建房子拢共要花的银钱,加上买地基和重新打围墙的银子,最起码得三十多两,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众人疑惑,他们家哪来这么多银钱?

别再说什么靠亲家的话了,谁信啊,就是再慷慨的人家,也不可能一次拿出这么多银子给女婿盖房吧。

何况人家闺女还没嫁进来呢,到时房子盖好了,这边反悔不要他家闺女了,岂不见鬼。

再则,哪家大人会把银子全贴补到闺女头上,家里还有儿子孙子呢,总不会为了闺女,日子都不过了吧。

所以,这盖房子的银子肯定是老林头自己家的。

这时,就有人说起常看到林三柱背着个大包裹去镇上的事来,所以那包裹里肯定有说头。

听这么一说,很多人便都回忆了起来,对哦,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那林三柱背上的包裹可不小呢。

对了对了,有时林家老三还跟他的大侄子一人背着一个来着。

真是越想越心惊,难怪时常能看到林三柱提着肉回来,这是挣到了银子,放开海吃了啊。

想到这里,几个原本有意把外甥女、侄女,说给林远枫或林远松的妇人就十分后悔了起来,早知道会是这么一个情况,当初他们就不该听信那些流言蜚语的。

现在想来,那秦氏才是最最聪明的人啊。

可不是最聪明嘛,连秦氏自己都是这么认为的,当初她给侄孙女说亲时,压根就没想到这些。

只以为将来自家侄孙女嫁过来时,吴氏这边也会根大多人的做法一样,让没轮到成亲的几个小子先挤一挤,好空出房来给大一些的孩子当新房用,然后慢慢等家里几个孙女都嫁出去了,再宽裕下来的房间,就可以给其他几个孙子娶媳妇用了。

村里人基本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们真没想到,老林头家居然直接盖起新房来了。

秦氏哥嫂知道这件事后,简直把秦氏夸上了天,幸亏小姑子眼光好,不然这么好的亲家自家就错过了。

得知林家盖新房,高家人自然也是开心的,话说亲家的日子过得越好,届时自家闺女嫁过去后,就越能跟着享福。

所以,能不高兴吗。

看到属于自己的那间新房每天都有变化,林远秋仿佛回到了前世买了期房后,自己常去工地看房子的情景,也如现在这般,充满了憧憬,想着等新房到手后,该怎样装扮自己的房间。

而此时的林远柏和林远槐,也跟林远秋一样的想法,两人心里也期盼着新房子能快快盖好,这样等自己哥哥搬到新房去住后,那他们就可以单独睡一个房间了。

哼,到时候想做啥就能做啥,就是养一堆蝈蝈在房间里,也都没人会管着他们了,真是想想都开心啊。

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春燕和春草,两个小姑娘,也十分期待泥瓦匠师傅能快点把哥哥的房间给盖好,这样的话,她俩也可以学春秀姐姐,把小兔子抱到房间里去了。

林远秋要是知道两个妹妹因为兔子,就想把他往外赶的话,也不知道心里会是个什么想法。

不过此时的他,怕是没有时间分心到这些事上了,因为自四月份开始,王夫子就领着大家熟悉起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来。

五经,顾名思义就是五本书,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五本书,相较起四书来,难度就要深上许多,不过林远秋所认为的深,也只是从阅读时间和理解程度上来看的,毕竟这五本书的厚度可比四书要厚得多了。

至于书中内容的难易,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在林远秋看来,四书五经基本没有难易上的区分,不同文章不同的内容,想学好它们,多投入时间就成了。

不过,这里的想学好只是林远秋对自己的要求,因为王夫子压根就没往深了教,跟之前学四书不一样,这五本书里的文章,王夫子只领着众学生通读了几遍,目的是让大家心里有个印象就行。

毕竟族学给每位学生的,只有三年的学习时间,三年时间怎么可能学完所有书中的内容呢。

到了九月底的时候,家里的新房子全都盖好了,青砖灰瓦,与边上的泥巴老屋有了先明的对比。

这让林远枫和林远松,还有林远秋都不太好意思搬进去住,哪有爷奶爹娘还睡着旧房子,他们小辈却住着新房子的道理。

只是,已经没时间给他们纠结了这些,许是因为今年天热的缘故,才十月初,后院的柿子就陆陆续续变黄了起来。

所以,做柿饼的时间又到了。

于是,除了妯娌三个,还有大孙女春梅,家里人又开始投入到忙碌的做柿饼中了。

今年去山上摘野柿子的,除了林远枫和林远松,另外还多了一个林二柱,毕竟,比起家里的柿子来,山上的柿子可要多的多了,做柿饼的大头,可都在这里呢。

为了不被村人知晓,三人去山上摘柿子时,可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这不,每回下山,除了在背篓里盖上野草,他们还会背一捆柴在肩上,这样,就会给人一种砍柴回来的感觉。

在这期间,林大柱跟林二柱依旧会挑着担子去镇上卖几回新鲜柿子,如此,村里人就没啥可多想的了。

今年因为有新房子,且加上院子也大了很多的缘故,所以晾晒起柿饼来,要方便了不少,这不,七八张晒席都有了摆放的位置。

一直忙碌到十月底,才把柿饼全都给做好,再看林家男人的手掌,全都黄黄的,这是因为削了好多柿子皮,被染的。

现下还没到卖柿饼的时候,吴氏把它们全都收到大缸子里,这几只大水缸是林大柱特地去镇上买来的。

装好后,再盖上草帘子,里面的柿饼可以存上好久都不会坏。

这日,林远秋去族学时,就听到好几个同窗,说起明年二月他们准备去参加县试的事。

林远秋呆愣,自己耳朵没有坏吧?

这才学到哪儿啊,居然可以去考县试啦?

(本章完)

小说推荐:《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在北宋当陪房》《大将》《噩梦使徒》《重回千禧当学霸》【品读小说网】《赛博朋克:2075》《成为雍正妹妹之后》《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我在现代留过学

小桂花婆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落在荒年崽崽很闲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谬接瑶华枝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这个修仙过于日常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姝宠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穿时空的女将军寻找轮回的你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悍女麴凰驭龙婿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我是主母,也是孟婆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横空出世的娇帝君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离人终成相思意我靠好运壮大家族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穿越三国:姐妹同心哇!女总裁是皇帝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折红鸾诱梦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