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一夜之后,二娘和赵德昌之间的关系,又开始亲近起来。赵德昌如同自己承诺的那般,并不逼迫二娘。而二娘也暂且放下了那些犹疑,定下心来与他相处。
赵德昌又是个得闲的,除了偶尔入宫请安之后,其余时候皆是呆在澹然轩里,看书习字,而二娘便在一旁伺候笔墨。
有时兴致来了,二娘也会将自己的一身行头拿出来,唱上几句。两人之间,说不出的和谐蜜意。
赵德昌觉得,自己这辈子再没有什么时候,过得这般舒心惬意了。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他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日子便也过得飞快。
三个多月晃眼便过,转眼便进了腊月。赵德昌的生辰,便是在腊月初一这一日。
一早起来,宫中便送来了生辰贺礼,就是明德院里的下人们,也各有孝敬。
赵德昌欢喜起来,便让厨房晚上开宴,府里所有人都能跟着乐呵一番。
二娘伺候赵德昌梳洗过后,春江便端上来一碗长寿面,“元帅用些罢,厨房早几日便准备起来,好容易才得了这么一碗。”
赵德昌正对着穿衣镜,让二娘给他整理衣着,闻言随意挥手,“我知道了,放下罢!”
春江本是要讨好,听得他如此说,眼神一黯,只能不情不愿的退了下去。
二娘最后将佩和荷包系在腰间,退开打量了几眼,才笑着道,“好了!”
赵德昌今日是寿星,二娘特意为他挑了一件红色的衣裳。这个颜色十分挑人,不过赵德昌穿上,却是相得益彰,越发气度俨然。
赵德昌走到桌旁坐下,拿起筷子挑了挑碗里的面条,笑着道,“果然好费心思!”
那面条打眼一看并不稀奇,然而汤是熬了好几日的高汤,撇去了油水,熬成白白的。面是使劲揉开了的活面,拉的细细的,又香又劲道。至于里头的辅料,更是费尽心思,切得细细的鸡丝,松茸和白菜,在碗底扑了厚厚一层,辣油也是特制的,让人胃口大开。
赵德昌尝了一口,笑着道,“果然是好面。”
见二娘站在一旁,他忽发奇想,拉过旁边的小碗,拨了一半面条进去,放在她面前,“你吃!”
二娘惊道,“三郎,这是寿面,你该一个人吃才是。”
赵德昌略不在意的笑道,“这有什么?我也并不是没吃。这么多我用不了,你必定也未曾用过早膳,不必推拒。”
二娘情知他虽然好性,决定的事情,却也不愿别人逆着。想了想,便也坐下来开吃。
反正这几个月她都已经习惯了,赵德昌但凡有些什么好东西,总记得准备她的一份儿。倒不是东西多么珍贵,这份心意,却是难得。若是此时推拒,反而不美。
赵德昌见状,微微一笑,便也埋头吃面。
用过了寿面,二娘收拾了碗碟,才朝赵德昌问道,“三郎今日应是要入宫的罢?”
虽然是他的生辰,宫里大约也没什么准备的,但既然上了东西,便要入宫去谢恩。再者,也该给官家磕头。
赵德昌含笑点头道,“是。子惠,你可要与我同去?”
“我?”
二娘惊讶的看着他,“……婢子也能跟着去么?那不太好罢?”
“没什么不好的。到时候你在马车里等我,出宫之后,领你上街逛逛可好?”
赵德昌不疾不徐的抛出诱惑。
二娘眼睛一亮。这大半年都呆在府里,她早腻了,但也知道不能随意出门,因此竭力忍耐着。
若赵德昌肯带她出门,自然是极好的。因此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赵德昌的提议。反正……听说皇宫门外也有许多卖小食的地方,便真不能出去逛街,也不算亏了。
马车出了府,一路往宫门而去,不一时便到了地方。赵德昌又嘱咐了几句,这才进宫去了。
二娘又等了一会儿,才下了车,沿着御街两旁的回廊,慢慢的闲逛,见着什么好吃的,便花一两个铜子买一份尝尝。没一会儿便吃得肚子溜圆。二娘满足的叹了一口气,回马车里闭目养神,等着赵德昌出来。
这厢赵德昌进了宫,便直接去了垂拱殿。原本还应该去给各宫嫔妃请安,不过他生母已殁,又不耐烦应付,便免去了。宫里又没有太后,索性连宣佑门都不必入了。
垂拱殿中,赵光义正在批折子,听得外头通传赵德昌来了,这才放下朱笔,宣他进来。
赵德昌进了门,便跪下来行了大礼,“儿子给爹爹请安。”
“嗯。”
赵光义点点头,让他起身,赐了座,才问道,“今儿一早颁下去的赏赐可收到了?”
“是。儿子正是入宫谢恩的。”
赵德昌道。
说完了这个,父子之间,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赵德昌垂着头,其实每次入宫请安,都是差不多的情形。他与爹爹之间,并没有什么话可说,这垂拱殿的气势,也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父子二人皆不说话,气氛微微凝滞起来。赵光义神色复杂的看着下面坐着的儿子,虽是儿子,但他其实关注的并不多,所以甚至不知该对他说什么。
几个儿子之中,他最看重的是大儿子赵德崇,最懂事机灵,讨他喜欢的是二儿子,这个三儿子,各方面都是平平,着实不引人注意。
然而不论如何,他也是自己的儿子。赵光义想了想,问道,“过了今日,你也年满十五了。可有什么打算?”
赵德昌将不知神游到哪儿的思绪拉回来,心里有些惊讶,打算?他能有什么打算?他这个身份,不过是官家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让做,便混日子罢了。
然而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他到底是官家的儿子,说这话太过没有志气。
何况……赵德昌总觉得,官家今日会问起这样的事,未必无因。
至少,和几个月前赵德崇和赵德明一般,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试探。试探自己有没有野心,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般一想,赵德昌心中忍不住悲凉起来。
虽然他和官家没有多少父子之情,但那份孺慕,总还是有些,而今却全都被这句话打破了。
“儿子只想着,多学些东西,将来能帮到爹爹与哥哥们,便是了。爹爹也知儿子素来爱那些舞文弄墨的,虽然不能考个进士,不过总算没有混日子。”
他道。
赵光义微微蹙眉,似乎不太满意,然而只一瞬又舒展开来。赵家兄弟马上得天下,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只爱舞文弄墨。然而到底是中式文人的,又兼赵德昌的身份,注定了日后不能有什么大为,如此也好。
想到这里,他不由缓了脸色,微微颔首道,“你有这份心,也是不错了。好生跟着你大哥二哥学学,回去罢!”
赵德昌低头应是,又行了大礼,这才退了出来。
离开垂拱殿,他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轻松起来。那种压抑,他绝不想再试一次。可惜每个月总要有那么几天的请安,是逃不脱的。
原本他打算请安过后,便直接出去,毕竟二娘还在宫外等着。
谁知才出了垂拱殿,便有小内侍来请她,说是几位娘子有请。赵德昌倒是并不意外。宫妃们拉拢皇子,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虽然多是大哥二哥受到的关注更多,但也不是没人找他。
何况今日是他的生辰,那些人随意准备些寿礼,也能说上几句话。虽然心头这么想着,面上却并不显,朝那小内侍示意,让他带路,他一面走一面想,这次要见自己的,又是哪些人呢?
他们所去的方向并不是宫妃们住的地方,倒像是花园。
赵德昌想了想,听说前儿御花园中的白梅开了,几位娘子围炉赏雪,应该是实话了。果然走不一会儿,便到了一处亭子。亭三面都用毡子围起来,只留出对着梅花的那一边,摆着一溜的炭炉,走进去暖融融的。
“三郎来了。”
几位嫔妃都笑着招呼他。
都是长辈,赵德昌连忙行礼,一个一个的招呼。
寒暄过后,李德妃笑着开口,“今儿是你的生辰,咱们几个都准备了些小东西,便叫你过来一趟。”
说着叹息一般的看着他,“一转眼你也长大了,宸妃娘娘若地下有灵,必定也十分欣慰的。”
“多谢几位娘子关怀,德昌铭记在心。”
赵德昌结果寿礼,连忙道谢。
素来最爱笑,性情爽朗的王娘子笑道,“说什么见外的话?宸妃姐姐去得早,我们便多看顾你些罢了。你府里一切都好?身边的人伺候的也尽心?”
“都好,有劳几位娘子惦记。”
赵德昌应道。
“我们不过白问一句罢了,倒是听说你府里有个绝色的丫头,你十分宠爱?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你也该注意个度才是。”
德妃又劝谏道。
赵德昌垂下眼,眸中光芒一闪而过。自己府中的事,这些宫妃们如何会知道?到底是谁在替她们通风报信?
口中却道,“娘娘过虑。不过是个婢女罢了,虽然伶俐些,也没什么要紧。倒是让娘娘替我操心了。”
小说推荐:【新棉花糖小说网】《开局成为柔弱虫母》【八一中文网】《我!清理员!》《我还能苟[星际]》《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3Q中文网】【秒读网】《神话版三国》【大书迷】
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宋歌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