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看书网

分节阅读 68

上山打老虎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被人坑了

“父亲大人,我看到了,看到了,这儿有一篇上高王的文章。”

那王文博的长子激动地大叫一声,双手端着报,眼睛恨不得伸入报中去。

王文博听了,连忙命这家人拿报纸来,认真一查找,才发现在这学而报的第二版有个豆腐块大的文章。

王文博深吸一口气,那迷雾重重的事件眼看就要撕下面纱,让他的心都不禁冒到了嗓子眼里。

从本心上,王文博是希望太子文章写得更好的,如此一来,就可以证明太子并非是草包,也可以证明,谢迁谢学士一如既往的公允。若是连谢迁都成了谄媚迎上之人,王文博身为光禄寺大夫,却也明白,一旦这件事揭发出来,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整个朝廷都会乱套,到时候要谢迁请辞的声音,必然会一浪高过一浪。

“要出大事的”王文博心里这么想,他虽是读书人,可是毕竟还是朝廷命官,当然清楚一旦谢迁倒台,势必会引起整个内阁的停摆,至少这谢迁就是刘健举荐的人,到时候会不会波及到内阁大学士刘健,却也难说。还有李东阳,与刘健、谢迁穿的都是同一条裤子,难道在这个风口浪尖,他就能明哲保身

内阁倒台会发生什么王文博几乎可以预见所以当看到上高王文章的起头,就已经感觉有些不妙。

这篇文章从一开始,洋洋洒洒数百字,几乎每一句都花团锦簇,不管是格式还是用词,虽然称不上精妙,却也算是上乘了,尤其是上高王别具匠心,从太平盛世感怀到洪武太祖,更可谓是花了一番苦心。

“此人若是科举,一个秀才想必是有的。”

王文博只看到了起头,就已经下了评价。

对那些宗室来说,能有秀才的水平,已是王文博很高的评价了。太子的本事,王文博也有耳闻,据说是不好读书,下笔不能言,不知经典为何物。

想到这里,王文博的心不禁沉到了谷底,不过他又重新打起精神,因为一篇文章的好坏,不能只从开头来评价,起头虽然不错,谁能保证后面不会流于平庸

只是他再要看时

没了

他认真端详下面的一行文字欲知后文,请待下回分解。

“没了”王文博上火了,急匆匆地去翻第三版、第四版。第三版是一些监生和大儒名士的文章,还有一些对文章的点评,甚至还有一些点到即止的朝政评议。而第四版,则是一些笑话和小故事

真的没了

“后文呢还有皇上的文章呢太子殿下的文章呢”王文博心里痒痒的,这算怎么回事,文章看到了一半,你他娘的就断了,原以为今日可以一睹为快,可以得到结果,而现在却是把王文博的胃口提到了一半,却告诉他欲知后文,要等明日才能再看。

“这,这荒唐荒唐”王文博有一种百爪挠心的感觉,不爽,很不爽,以至于他连身份都顾忌不上,对着报纸一连串的呵斥。

他的几个儿子也傻了眼,你娘的,这不是坑人吗好不容易看出了一点点端倪,这瘾头还没过呢老子上火,他们又何尝不着急那王文博的次子不由破口大骂:“这学而报谁办的真真是混账东西,还欲知下文”

这王家大堂里,父子几个一通大骂,也好在他们是斯文人,毕竟还骂不出生儿子没有屁眼的话。

不过等父子几个气顺了,王文博在儿子们面前,至少总要做个不动如山的样子,也就不再骂了,转而对那家人道:“明日清早仍旧带一份学而报来,你下去吧。”

虽然学而报可恨,可是现在胃口吊了起来,想不买也不成了,虽然人家不太厚道,可是至少人家还留了个念想,明日请早去买,早晚会揭开这重重迷雾,总比你永远不知道的好。

“是,老爷。”

家人心里叫苦不迭,这学而报哪里是这么好买的老爷一句话,这做下人的还不要跑断腿不过老爷的吩咐,这家人却不敢违逆,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父子几个也就安静下来,闲来无事,也就随手捡起学而报继续看起来,方才只顾着寻找太子、上高王的文章,现在心平气和,发现这学而报倒是很有意思,且不说别的,这里头不少大儒的文章让人看了就很有益处,还有许多趣味的小故事,也不知是谁编出来的,既有诙谐,也有那种才子佳人的佳话,让人看了,心里不由生出神往之感。尤其是那篇大宋风流才子颇为有趣,居然还是连载故事,让这父子几个又爱又恨。

不过在第五版,也会出现一些新鲜事,比如说京师里头,近来出了哪个神童,九岁能诗,又或者是哪个秀才教馆教得好,介绍了一些启蒙蒙学的心得。

“这学而报,未必没有可取之处,让读书人可以畅所欲言,又颇有趣味性,推广开来,对文风也颇有好处。”

王文博下了一个评价,随即将这报纸一摆,长出了一口气,道:“每日看看这里的文章,倒也能修身养性,楚才、茂才,你们往后要多看看,对你们读书有好处。”

王文博敲了敲桌子,摆出一副教训人的面孔道。

两个儿子一齐道:“父亲大人教训的是。”

王文博微微一笑,便起身来:“罢罢罢,原本想着今日告假一天的,现在还是去寺里走一走的好,也听听诸位同僚怎么说。”

整个京师,都是疯狂了,对这学而报破口大骂的不在少数,其实也怪不得大家不斯文,原本大家掐着时辰好不容易等到结果揭晓,结果这学而报藏头露尾,给你看了几百字的开头,别说没看到太子文章的影子,连上高王的文章也只是显露出了冰山一角,泥菩萨尚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人不打上门去就已是好了。

不过越是骂,这好奇心,反而就更重,就好像洞房花烛本就让人期待,现在你揭开了红盖,只看到了新娘光洁动人的下巴,然后几个大汉冲进来直接把你架走,临末还斯斯文文地说:时候到了,要想继续看,等明日再说。

碰到这种事,虽然是火冒三丈,可是还是忍不住地在想,那下巴上头的脸蛋是什么样,是鹅蛋脸呢还是瓜子脸儿那眼睛又是如何是凤眼呢还是水汪汪的大眼

而这时候,事情的始俑者柳乘风却是清早就起来,开始布置人准备接旨意了,其实皇帝发旨意绝不会突然袭击,除非遇到紧要的事,大多数时候,旨意到了内阁,内阁发到某部堂,部堂会先叫个人来知会一声,这就是告诉你,旨意要来了,老老实实在家里头呆着,把该准备的准备妥当了。否则人家颁布旨意的人到了地头,却发现人不在,出城踏青或者去喝花酒了,这还了得

巳时的时候,礼部就已经来了人,温家上下,香案、蒲团也都准备好了,中门大开,爆竹、红绸、红灯笼之类的喜庆之物也都随时做好准备。

温正今日自然是告了假,比柳乘风还着急一些,时不时心不在焉地在厅堂里看着日头,不断说:“那礼部的人也该到了。”

倒是老太君显得颇有几分耐心,用拐杖笃着地面道:“你不要晃悠,晃得老身的眼睛都花了,今个儿是大喜的日子,咱们家出了二品夫人,这是光耀门楣的事儿,你苦着脸做什么”

温正立即摆出笑容,道:“娘,我不是怕出差错吗”

至于温晨曦,则是盈盈地欠身坐在一边,脸色生出红晕,整个人也是显得焕然一新,柳乘风能想到她,为她请封,这是她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这个时代,毕竟和后世不同,夫唱妇随,妇人终究还是从属,哪有柳乘风这样主次不分,不先索要自己的好处,却是要给妻子请封的

昨天夜里的时候,温晨曦为了这个事,着实是有点儿埋怨,埋怨柳乘风不该忘了自己,夫君有了体面,有了官爵,做妻子的就算不做夫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是这样说,温晨曦却是半夜都没有睡,心里甜滋滋的,总觉得这世界一草一木都比从前鲜亮明媚了,倒不是说在乎这夫人的身份,她最舒畅的,是柳乘风那种事事将自己放在心上的态度。

而柳乘风

此时却在打盹,时不时发出鼾声。每一声鼾声传出来,边上的温晨若便皱一下眉头,这样的日子,姐夫这家伙居然睡着了,这

温晨若不知该用什么来形容了,说他没心没肺,似乎有点儿不妥,可是说他有心有肺,再看看他那副昏昏睡睡的样子,也觉得不对。

柳乘风是真的困了,昨天夜里,温晨曦跟他说了一夜的闲话,又是哭又是笑的,折腾到黎明时分,睡了个把时辰又被人叫起来,虽说年轻人龙精虎猛,却也不是这样的折腾。

第一百一十一章:钦赐御剑

“圣旨来了,来了”

外头传出叫嚷声。

大厅里的人都惊动了,连柳乘风也被惊醒,睁开迷蒙的眼睛,揉了揉,随即一行人呼啦啦地出去。

中门这边,一名礼部官员已是到了,后头几个披红的随从,都是端着盖着红绸的托盘,肃然而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悉有锦衣卫百户之妻温氏,娴熟大方、温良敦厚”

大明皇帝的圣旨,起头时大致分为两种,若是皇帝诏曰,这就是内阁代为草拟颁布,而若是念是皇帝制曰,这即是皇帝亲自手书,只是这里头的分别,柳乘风也分不明白,反正这圣旨和昨日进宫时皇帝说的差不多,不过在大明,夫人分诰命、敕命两种,一至五品是诰命,以下的就是敕命了,按道理来说,柳乘风是六品武官,夫人从夫品级应是六品敕命夫人才是,只是因为这是特旨,丈夫是六品,夫人却是二品,所以也可以称是诰命夫人。

柳乘风对这个不懂,所以当时向皇帝请封诰命,其实是有点坏了规矩的,只是当时皇帝高兴,又觉得柳乘风的功劳不小,所以也没有点破,直接给了个二品诰命。若柳乘风说请封敕命,多半这圣旨就是敕命六品夫人了。

圣旨念毕了,那礼部官员左右便端来诰命夫人的犀牛角轴礼服,又呈上印信等物,温晨曦接了,谢了恩,众人哗啦啦地要站起来,那礼部官员又道:“且慢,还有圣旨。”

众人又重新拜倒,柳乘风很是无语,这圣旨怎么和连续剧一样,莫非还来玩续集这一套

礼部官员又展出一份圣旨,咳嗽一声,继续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锦衣卫百户柳乘风,督导太子,有功于国,钦赐锦春剑一柄,黄金百两”

锦春剑。

若说方才六品武官的夫人诰命二品夫人有点不合规矩,现在钦赐锦春剑,也有点儿出格了。只听说过锦春刀的,却从来没有听说过锦春剑,那礼部官员念出来时,连温正都怀疑自己听错了,只是此时不能问,却是一头雾水。

不过柳乘风却猜测出了一点端倪,锦春刀是锦衣卫用的,而刀,本身就是武官的佩戴之物。可是剑不同,剑是尊贵的象征,在明朝,那些考上了功名的秀才才可以配剑,对文人甚至是文官来说,若要佩戴武器做装饰,是绝不可能选择刀枪、金瓜之类,唯一的选择就是剑。

所以剑这东西,有另一层神圣的意义,既所谓儒,君子六艺,其中就有剑道,在大明的街市上佩剑而行,绝对是身份尊贵的象征。

而且这圣旨是诏曰而非制曰,这就说明旨意是经过内阁颁布的,内阁几位大学士,想必也和皇帝商议过,对赐剑之事,内阁并没有反对,大家默认了柳乘风不再是武夫的身份。

柳乘风深吸一口气,赐剑的旨意,对他来说意义实在过于重大,这是自己文人身份的认可,在这大明朝,武夫是被人鄙视的,就比如大明的军队之中,虽然总兵官之类的官员是武官,可是真正节制军马的督师、总督却必须由文人担任,这既代表着皇权对武人的不信任,另一方面,也是风气使然。

文武殊途,待遇却是千差万别,武人能做的事,文人能做,文人能做的,武人却只能在边上干巴巴地看着吹胡子瞪眼。

有了这个身份,柳乘风想不发达也不成了。

内阁的几个老头子到底怎么想的,柳乘风不知道,不过柳乘风在转瞬之间,大致已经明白皇帝的想法了。皇上已经下了柳乘风随时进宫练字的许诺,名义上,皇上和柳乘风是师生关系,堂堂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却是个武夫,这怎么了得传出去还不得笑掉别人的大牙可是赐了御剑,就等于是给予了柳乘风另外一重身份,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很折中很自欺欺人的法子,却也比叫柳乘风辞了锦衣卫的差事跑去考秀才要好得多。

“臣领旨谢恩。”

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中,柳乘风坦然了,接了旨意和锦春剑。

柳乘风站起来,笑道:“大人传递旨意辛苦,倒不如到内堂去歇一歇,喝口茶再走。”

这礼部官员看了柳乘风一眼,若是寻常的武夫,他一句回绝也就是了,毕竟是朝廷命官,要讲风骨,怎么和一群武夫打交道否则传出去,要坏了风骨的。不过柳乘风的身份毕竟不一样,虽是武官,却又是詹事府洗马,是王鳌的门生,如今皇帝又赐了御剑,这里头的暗示不言自明,犹豫了一下,官员莞尔一笑,道:“也好,如此就有劳柳百户了。”

柳乘风连忙迎着这官员进了内堂,而温正也不是省油的灯,叫来一个家人,低声耳语几句,便随柳乘风一起待客了。

上了茶,互道了姓名,才知道这官员姓胡,单名一个凯字,胡凯先是打量柳乘风几眼,慢吞吞地喝了茶,柳乘风则在

小说推荐:《诡秘:魔女家的二五仔》《我有一个修仙世界》《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炮灰的人生2(快穿)》【梦想小说网】《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北宋穿越指南》《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男主怀了我的崽》《非洲创业实录

新书推荐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我在三国逆转乾坤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清末土司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在水浒做奸商玄天宗修行记事(HP)Forgive谍海无名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金玉满唐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倒拔三国大宋小农民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明末:边军不退朕,乃万岁!大明风流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臭县令朕怀孕了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家娘子太体贴春枝缠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带着美女闯三国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朕,剩者为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谍战风云录:大宋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大唐小说家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