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李姓算是我李家人,皇亲国戚,岂是轻易就能打的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吃个暗亏,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罗士信一脸的高深莫测,天地良心,他哪里想了那么许多,只是觉得闹起来李艺也不会受到多大的损失,现在呢,扁了他一顿,还让他赔上笑脸配合自己,这对于李艺这种要强的小人来说,绝对比任何惩罚都要窝心。
第六十五章壮志雄心
平阳公主了解前因后果,也不能对罗士信做无畏的指责,事情是由李艺挑起的,总不能让他坐以待毙。相对来说,他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先以造反为虚头,吓退了定州里边的护卫军,然后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让李艺将所有苦果一人吞了下去,将事情全部化解了。
尽管平阳公主很好奇罗士信用了什么手段,也知道只要她开口,以罗士信莫名其妙的配合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她,但她很理智的一句也没问。因为她是李家人,李艺也算是半个李家人。
掩耳盗铃是个笑话,有些时候却是最好的选择。
最终罗士信与苏定方一同离开了刺史府。
平阳公主没有问,苏定方却意外的有着八卦之心,问起了缘由。
罗士信随意的道:“他咬着你从突厥来的事情,说你是突厥奸细。我反过来忽悠他,说你身在突厥心却在华夏,你是带着突厥的情报来投奔我大唐的。反正大家都是瞎扯,他无法确认对错只能相信了。”
苏定方有些不可置信,有些莫名其妙,实在想不明白为毛这小小的事情会让李艺忍着那么大的屈辱。论及军事天赋,苏定方是当仁不让,可这花花肠子,机关算计却非他长,自然看不到关键。
罗士信与李艺,论身份自当是李艺高上许多,燕郡王左翊卫大将军,还握有幽州的万余兵卒,怎么比都远在罗士信之上。但论之地位,两人实际差距并不大,李艺远不及表面风光。只因他是个诸侯,别看李艺现在姓李,让李唐视为一家人,实际上李唐对于诸侯都会留一手防范,满朝文武没有几个愿意跟他走近的,避免日后发生什么问题,殃及池鱼。亦因如此李艺才会死死的抱着李建成的大腿,以表忠心。而罗士信为李唐的上柱国特级战斗英雄,兼之代理右骁卫大将军职权的右骁卫将军,在军事上累积下来的人脉完全超过李艺。故而此次出征,罗士信与李艺同为河北道行军副总管一并协助平阳公主破敌,身份并无大小之别。
以他们的情况不是致命的错误李艺弄不倒罗士信,罗士信也难弄垮李艺。
想要整对方,关键恰恰需要一个理字。事情闹大,以他们的关系谁占着道理,谁就能让对方吃亏。
这种吃亏是双向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不论是李渊、李建成、李世民还是裴寂、陈叔达、宇文士及这些人物没一个易于之辈,李艺、罗士信的不和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只要稍调查便能判断出彼此存心借势闹事。为了避免助长这不正的风气,两边罚显而易见,只是轻重问题。
这一点李艺不可能不知道,他本就拼着受罚的风险来教训罗士信,为得就是出口恶气。
结果机关算尽却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但被罗士信修理了一顿,颜面尽失,还发现自己所占的道理都不存在。事情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闹大,所有的大亏都让他一人吃了,世人只会说他李艺是个逗比。
李艺为了声誉只能尽可能的将此事压下去,同意配合罗士信。
罗士信呢
他的想法与李艺正好相反。
他是那种狗咬他一口,绝对不会去反咬狗一口的人物。
那就成狗咬狗,一嘴毛了,没意思。
他要做的是将狗打死,吃狗肉,喝狗汤。
不到关键的时候,绝不冒然出手。类似这种损人不损己的手段,也只有李艺这类小人视为机会。
所以罗士信也没有抓着这一点点的优势做反击,只是趁机打碎了李艺的满口牙,让他自己吞下去而已。
这些细节,苏定方岂能看破。
“不过,还真让将军说对了。我在突厥的月余时间也不是白呆的,确实记下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将来也许用得到。”
苏定方想不明白,也懒得去想了,顺着罗士信瞎编的话,顺口说了一句。
罗士信大感兴趣问道:“什么东西”
苏定方摇头道:“一些有的没的的,一时也说不清楚。等坐下来跟将军细说便是只是将军多半会失望,我没能进入突厥内部,知道的东西都是眼睛瞧来的,只有在进攻的时候有用,李唐目前哪有能力进攻突厥。”
罗士信记起历史上苏定方李唐扬名的第一战便是贞观四年,授李靖命袭击突厥牙帐,击溃突厥亲卫兵打跑颉利可汗、义成公主,奠定了李靖三千破突厥的基础,对于苏定方那些有的没的消息,更加感兴趣了。
两人找了间上了档次的酒楼要了间包厢,坐下来喝酒聊天。
苏定方说起这一个月在突厥的经历。
罗士信听得是叹为观止,这苏定方无愧是能与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的帅才,有着可怕的战略眼光。所见到的的情况都能往战术战略上考虑,在突厥生活的这三十多天,他竟然将突厥的习性弱点都记在脑海里,尤其是针对突厥游牧的习性却又在定襄定居,别有一套想法。
“突厥人颉利这是想学我中原,想要在草原建立一个类是我华夏王朝,一个能够承传数百年的国度,而不是依靠利益维持的部落联盟。但是他们改变不了自己的习性,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多呆久待。过分的要求变革,反而会出现致命的破绽。”
罗士信听了大赞,笑道:“颉利太想当然了,我华夏能有今日局面,是经过五六百年的进程,外加雄才伟略的秦始皇造就的。就凭颉利一人意愿,不过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针对突厥罗士信说的是心里话,但是想起历史的进程,他心中又有着惶惶不安:颉利只是个开始,华夏有秦始皇,异族也将会出现他们的秦始皇:耶律阿保机、耶律洪基、完颜阿骨打、铁木真就是之类的人物,他们做到了颉利做不到的事情,一统草原,建立国家,然后南侵
想着历史上那些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罗士信瞧了瞧面前唐朝最伟大的外战英雄之一,灵机一动,暗忖:“若在这个时代将草原征服了,将草原变成华夏领土,什么耶律阿保机、耶律洪基、完颜阿骨打、铁木真之类的人不都玩蛋去嘛”
第六十六章喜得助臂
心中拥有如此念头,罗士信思绪大动,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汉人王朝中军事力量最为强盛的三个朝代,汉朝的武帝宣帝时期,唐朝的贞观永徽前后,明朝的永乐上下,这个时期的华夏王朝战斗力强悍的几乎爆表,可算是所向无敌,是万邦来贺的年代。
现在他正处在唐朝即将迈入巅峰的时期,自己拥有千年知识,防范于未然在这点上谁比得上自己
跃跃欲试的感觉涌上心头,既然已经改写了历史,何不大闹一场
心念于此,罗士信笑道:“破后而立,这是每个王朝都会经历的状况。经过多年的隋末动乱,现在天下几近一统,接下来只会走向强盛。突厥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终有一天,我们兵锋直指草原的时候。那时定方兄所探知的这些东西,必有大用。”
“但愿如此吧”苏定方却没有罗士信这般自信,只因为他出身在一个奇葩坑爹的年代。
隋朝一个经历南北大动乱好不容易一统的王朝,一个渐渐走向巅峰,天下思安,百姓安居的时代。本是破后而立却意外奇迹似的崩塌,二世而亡,有谁能料想得到有这前车之鉴,谁能肯定冉冉升起的李唐会不会如隋朝一样,昙花一现。
罗士信见苏定方这般态度,也想起了隋朝的落败,尴尬一笑道:“隋朝是个例外,绝对是例外中的例外。杨广那般败家的人物,几千年才能出一个呢。”
其实在他看来杨广还是有点成就的,可在唐初隋末,没有一人不说杨广昏庸无能。毕竟隋朝大好的河山,杨坚留下来的基业是他一手葬送的无疑。
苏定方看了罗士信一眼,好半响,突然起身揖,道:“既然将军那么看好李唐,我苏定方愿意随将军一起建功立业。”
“啊”罗士信有些傻眼了,忙将苏定方扶了起来,这苏定方在他心中的地位如同霍去病卫青可是他的偶像之一,要追随他,登时有种不敢相信的感觉,忙道:“定方兄要想出人头地,在我手上可没有大发挥的余地。我可以将你介绍给秦王殿下,以他用人识人的水准,不出年余,定会大放异彩。”
“秦王啊倒是个人物”苏定方想起了到处面对李世民环环相扣的战略布局,看着汉东军一步步走向灭亡而无力回天的心情,无不觉得心悸,笑了笑摇了摇头道:“不过我不信他”
苏定方是个很理智的人,他已经吃过一吃亏了,绝不再吃第二次。
因为义父高雅贤,苏定方投入了刘黑闼的帐下效命,刘黑闼表面上豪侠英武是个人杰,实际上却贪生怕死,外宽内忌,绝非一个明主。李唐的走向不明,未来不定,苏定方本打算在大局未定之前,在家乡隐居待命,认清时势后再行出山一展抱负。
如今机缘巧合认识了罗士信,还为罗士信所救,苏定方看着斗志昂扬,对他推心置腹的罗士信,衍生了新的念头:比起坐等时局变化,不如亲自创造一个理想的未来
归根究底,苏定方还是个不甘心寂寞的人,没机会他有耐心等,现在机会摆在面前胸中也燃起了热血,类似他这类人,那里真心甘愿隐居待命。
罗士信揣摩着苏定方的话,不信任李世民,言外之意就是信任他喽
其实他有点低估自己的存在了,罗士信本就是名动天下的人物,洺水城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官居十二卫将军,现今又创出陌刀战法两战歼突厥两万,便是突厥也为之惶恐,更关键的是他今年才二十岁,绝对是不可估量的一颗耀眼的新星,没有人会小觑他。
苏定方并不觉得在比自己还小的罗士信麾下效命有失身份,反而觉得跟着他能学到不少东西,能够有一个好的开始,遂然道:“莫非将军瞧不上我苏定方不成”
“哪能啊”罗士信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手,尤其是继任右骁卫将军,身旁可用的却仅仅只有薛永、莫虎儿,其他人都不堪大用,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亲力亲为。也幸亏薛永老成持重,在他的辅助下维持着右骁卫安然的运。苏定方若能在这时进入右骁卫,绝对是一大助臂,能帮他大忙。只是他太了解苏定方的才华,而加入右骁卫他又不能立刻给个适合的位子,担心屈才,如实道:“定方兄你的本事在洺水城下就见识过了,便是当任一军之长三军之帅也绰绰有余,我初入长安,根基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没法给你一个适合的位子。”
苏定方笑道:“那有何妨,我苏定方堂堂男儿,便是做一小卒照样能成一军之长,将军何必在意。”
“真汉子”罗士信也为苏定方这话给刺激了,身份地位有那么重要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做一小卒如何,只要有本事,终有崛起的机会。
所以苏定方根本就不在乎罗士信给他个什么官职,他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算是个小卒也能一步一步,出人头地。
“右骁卫,欢迎你”罗士信伸出了手。
苏定方笑着也伸出了手。
握在一起的双手,此时此刻还无人知道这对战场上的黄金搭档会旋起如何可怕的风暴席卷异域。
罗士信带苏定方返回军营,他自不会真的让苏定方当个马前小卒,上表平阳公主给他一个校尉。苏定方虽无功劳,却也是颇有名气的骁将,给个校尉是理所当然的。
平阳公主也没有任何犹豫的恩准了。
罗士信特地请来薛永、莫虎儿一起聚餐吃饭,向他们介绍苏定方。
两人看出了罗士信对苏定方的重视,热情的打着招呼。
苏定方也非眼高于顶的人物,友好的回应着。
薛永持重,莫虎儿机灵,加上一个智勇双全潜力巨大的苏定方,罗士信发现自己的心腹团体已经有一点点模样了。
“要是再有个懂军略计谋的文士那就五脏俱全了”罗士信看着聊在一处的三人,脑中闪过这个念头。
第六十七章一箭双雕
翌日一早,罗士信特地换了一身带着胡人风味的武士劲服,挎着战弓,骑着高大的河曲战马,配上那高挑消瘦的身形,颇有草原人的风范。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并非没有道理,论及骑射宽松的胡服穿起来确实比中原的衣服舒适一些,更加适合马上行动。
因为狩猎以游玩为主,罗士信还特地叫了苏定方、薛永、莫虎儿三人一起。
苏定方、莫虎儿都是个中能手,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薛永不怎么擅骑射,又因大营不能缺少主事,婉拒了要求。
罗士信亦不勉强,领着苏定方、莫虎儿两人前往中军帅帐。
来到中军,矫健的女兵有序的训营,整齐的营垒环环相扣。
莫虎儿早已见识,不以为怪。苏定方却不住四顾,感慨道:“早问李家三娘巾帼不让须眉,麾下娘子军战力极其强横,只看这中军布置,便知传闻不假。”
罗士信与这些女兵女将并肩战过,深知她们的战斗力,听此感慨不由得点头认可。
深入
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虎贲》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