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看书网

分节阅读 82

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朝虽然不杀士大夫,但是他无颜苟活世上,故此只有服毒自杀,以死谢罪。

弄了一个替罪羊,就能糊弄过去吗

当然没那么简单,夏竦的各路仇家都摩拳擦掌。据说贾相公在商胡口合拢的前一天,请来十几个道士法,目的是求雨,秋天大肆求雨,贾相公也是没谁了。

别管怎么说,方法灵了,贾昌朝到处搜集夏竦的罪证,准备彻底打败夏相公。

“一帮小崽子,就凭你们也想赢老夫,做梦去吧”夏竦什么都知道,他笑得很得意,和狰狞,让人不寒而栗。

夏相公拖着孱弱的身体,跑了两天,只是到处去查看,也不说什么,到了第二天晚上,夏竦突然衣冠整齐,不许任何人跟着,他独自跑到了黄河边。

等到护卫去找夏竦的时候,老相公已经落水多时,都不知道挣扎了,大家都吓傻了,连忙跳下去,把夏竦救起来。

抬回府中,请来无数医生抢救,可全都回天乏术,当天夜里,夏竦就死了。

就在他死的第二天,朝廷就派员来开德府,调查回河失败发的真相。

到了开德也就傻了,两个最应该负责的官吏,郑骧畏罪自杀,夏竦为了救济灾民,也死了,事情没法查。

钦差只能将情况原原本本上奏,不敢隐瞒。

瞬间官场上就炸锅了,夏竦死了,夏相公为了救济灾民,不避风雨,跌落到黄河之中,这才死去的。

多好的官员,多么亲民

为了百姓不辞劳苦,连命都不要了,夏相公当真是为官的楷模。

有人上书要求给予夏竦最高的哀荣,还有人提议要让夏竦配享文庙,享受历代的香火供奉。如此为国为民的好官实在是太少了。

京城不少人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去在京夏竦府邸的外面,伤心缅怀。哪怕是夏竦的仇人,此刻也要表现的痛心疾首,仿佛不如此就良心不安。

既然夏竦是为了老百姓死的,那谁又该为决堤负责呢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郑骧了,是他偷工减料,贪婪无度,从酿成了大祸。

夏竦没错,朝廷没错,甚至让黄河回归故道,这个方略也没错,就错在了用人不当,都是郑骧坏的事。

有多少人赞美夏竦,就有多少人痛骂郑骧。

说起来可笑,郑骧不自量力,还许诺照顾夏竦的家人,换取夏竦扛下所有的罪名,如意算盘打得真响

可是他忘了,夏竦是什么人,那是什么手段都敢使出来绝世凶人,用得着你的施舍吗

这不,夏竦毒死了郑骧,还把罪责都推给了郑骧,让他一肩扛起。显然这么干是有漏洞的,郑骧是他保举的,除了差错,难道他就不需要负责吗

那些仇家对手肯定要卯足劲儿,发动攻势,饶是夏相公手段非常,也挡不住一群饿狼。怎么看,夏相公都要完蛋了,再也没有扭转乾坤的本事。

可是人家就偏偏做到了,夏竦用自己的一条命,堵住了所有的攻击。

人死为大,人死不结仇。

更何况夏竦是死在查看灾民的路上,就更加伟大如山,高山仰止

夏相公变得冰清洁,没有丝毫瑕疵,离着立地成圣都不远了,就连夏竦立足回河也变成了对的,只是因为执行不当,才毁了夏相公的一片心血。

甚至有人拿夏竦比诸葛亮,而郑骧就是丢失街亭的马谡

一个十死无生的局,愣是让夏竦给破了,虽然他付出了生命,可是除了生命之外,什么都得到了。

一世英名保全了,回河的主张维持了,罪责甩出去了,不听话的郑骧身败名裂了,政敌没法攻击了就连哀荣,夏竦也拿到了。

赵祯听说夏竦死后,辍朝三日,以示哀悼追念。

亲自下旨,追赠夏竦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谥号“文庄”,在家乡建立祠堂,祭祀夏竦。而且他的几个儿子也得到了恩荫,都成了朝廷的官员,享受丰厚的俸禄,过舒坦的日子。

消息传到了沧州,王宁安都傻眼了,他除了感叹夏竦狠辣果决,连自己都不放过之外,就是对赵家的皇帝无语了,士大夫就那么重要吗重要到连是非都没有了

第139章朝堂新局

夏竦死了,他的儿子得到了恩荫,就连他的侄子都当了官

王宁安简直气疯了,稍微动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夏竦在回河的问题上遭了多大的孽一条六塔河,光是经费就花了3oo万贯,如果再算上打着赈灾借口,动用的粮食,物资,民夫,还有被大水冲走的漕粮,砖瓦,木料,种种加起来,足有12oo万贯,顶得上大宋岁入的十分之一

这还不是要命的,因为错误回河,耽搁了一年多的时间,折腾的河北民力凋敝,如果辽国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王宁安总算是领教了,什么是错误的政策比贪腐还可怕。

事实清清楚楚,而罪魁祸夏竦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相反仅仅因为死的恰到好处,就成了英雄,就被所有人膜拜,还要继续重复他的错误,还有没有天理

“醉翁,这就是优待士人吗夏竦从头到尾,彻里彻外,还有半分值得尊敬的地方吗祭祀他什么,是祸国殃民,还是阴谋诡计让夏家人继续逍遥,对得起死去的百姓吗”

王宁安终于在欧阳修面前爆了,他一摔门,留下了目瞪口呆的老夫子,直接离开了六艺学堂,必须冷静一下,否则他看到那些大头巾,都有冲上去暴揍一顿的冲动,欧阳修不例外,就算晏殊也是如此

醉翁捂着额头,满脸苦笑,“说得好,骂得也好真是该骂可天下终究是士人的天下,老夫也是士人之一,又能如何”

欧阳修醉了,瑶池琼浆已经没有了,他足足喝了三坛子山民酿的果酒,酸酸涩涩,难以下咽,正和他的心情一模一样,这已经不是欧阳修第一次失望了,只是这一次来得太过强烈,让他措手不及。

六塔河失败了,商胡口再度决堤,河北大地黄河肆虐,流民遍地这些迫在眉睫的事情,朝廷居然都没有兴趣了,在朝在野的诸公,都盯着空出来的椅子,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刻拿到手。

最先出手的是贾昌朝,他听说决口之后,第一时间策动党羽,上表弹劾郑骧,贾昌朝算计得很清楚,只要拿下郑骧,夏竦就跑不了,一步一步,把夏相公拉下马。

老东西太厉害了,必须时刻小心他的反扑,不能让他再跑了。

贾昌朝满心欢喜,哪知道等了两天,突然接到了夏竦的死讯,贾相公放声狂笑,可是笑到了一半,就像是被掐住了脖子,转而暴怒不已,把书房的瓷器砸了一个稀巴烂

贾昌朝只穿着中衣,跳着脚大骂。

“无耻老贼,苍颜匹夫,大奸似忠,安敢欺天你能骗得过天下人,可骗不过我姓贾的,你以为死了就完事了吗,你该千刀万剐,鞭尸三百,鞭尸三百”

贾昌朝疯狂咆哮,骂得满身大汗,可是骂过之后,他还是老老实实到了书房,上表大肆赞扬贾昌朝,说老相公不计毁誉,不辞劳苦,爱惜百姓,抚民而死,应当厚待。郑骧虽然铸成大错,然尚存天良,还有一丝羞耻之心,能够自杀赎罪,朝廷也当抚恤他的后人。

除此之外,贾昌朝还让人带着一份厚礼,前往夏竦的老家,吊唁老相公,向外界证明,他和夏竦之间,根本不像传说中那样敌对,他们是对事不对人,私下里引为知己。贾昌朝还假惺惺写了几诗,表达哀思之情。

贾昌朝的演技虽然一百分,奈何名声太不好。

有些人就弹劾贾昌朝,说他虚伪奸诈,六塔河工程失败,也有贾昌朝的责任,他不配入主西府。

忙活了一年多,贾相公重新杀回京城的美梦暂时破碎了,只能哭晕在厕所。

相比贾相公,韩琦的手段更加高明,枢密使虽好,可韩相公更垂涎的是相的宝座,他要稳步实现目标。

就在决口消息传到京城当天,韩琦就亲自出马,杀向了陈执中的府邸,两个人谈了一个多时辰,第三天,陈执中就以身体不适,老迈昏庸,不堪驱使为由,请求罢相。

赵祯其实早就看不上这个庸庸碌碌的宰相,只是象征性挽留几次,陈执中执意不听,赵祯只好加封他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出知陈州,虽然不再是相,但依旧是拿着最高俸禄,享受最高待遇的一方大员。

从这里也就看得出来,为什么文人那么拼命赞美宋朝,不吝惜辞藻,把大宋夸上了天,大宋的读书人实在是太爽歪歪了

夏竦和陈执中都走了,另一位大学士丁度身体越来越差,支持不住,请求致仕,赵祯也准了。

一下子就空出了三个位置,各方眼珠子都绿了,一个个跟狼似的,撕下了所有伪装,迫不及待要冲上去,大打出手。

只可惜,曾经最积极的韩相公此时却尴尬了。

“彦国兄,这段时间,陛下时常去张贵妃的宫中,爱惜之甚,胜过皇后啊”韩琦总是那么耳聪目明,富弼愣了一下,摇头道:“我实在不知。”

“你就装糊涂吧”韩琦满不在乎一笑,“张贵妃能得到陛下厚爱,据说是因为她穿了灯笼锦制的衣服,华丽无比,俨然神仙中人。彦国兄,不会连灯笼锦也不知道”

富弼只好点头,“我倒是听说过,灯笼锦乃是蜀锦之中的极品,价逾黄金,等闲不可得,张贵妃又从哪里得到莫非,是文宽夫”

“没错,就是那个老东西”

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让韩相公咬牙切齿,忌惮不已

这位就是往树洞里倒水浮球的那位文彦博,文宽夫

此人入仕二十年,把地方官做了一个遍,又对付过西夏,可谓是文武全才,智慧过人,而且心机深沉,连韩琦都自叹弗如。

正好天下大乱之际,文彦博走通了张贵妃的门路,目的不言而喻。

富弼皱着眉头,“赣叟兄,依我看文宽夫之前没有做过宰辅,就算召入京城,也不是参知政事而已,不必在意。”

韩琦可没这么乐观,他笑呵呵摇头,“彦国兄,你是实诚君子,或许没看出来,陛下是厌恶了党争,要换个无关的人上来。”

不得不说,韩琦的眼光就是毒辣,这一次回河的事情,闹到了此时,朝廷之上,隐然形成了两大派,如今夏竦丧命,陈执中罢相,支持回河的一派彻底完蛋了。

如果任用韩琦和富弼,再把贾昌朝弄回来,就标志着再也别想回河,偏偏赵祯的心里还存着那么一个念头,不想放弃黄河天险,所以把四川的文彦博调进京城,就成了不错的选择。

富弼也承认韩琦的看法,不过他倒是觉得一个文彦博还不足以扭转乾坤。

“赣叟兄,就算陛下让文宽夫接东府,那西府不还是空出来了,你一样可以施展才华。”

“哈哈哈”

韩琦突然笑了起来,笑得有几分凄凉,还有几分怒火

“夏竦老匹夫你就是死了,也该下十八层地狱”韩琦怒火攻心,毫不顾忌,张口就骂。

他当然要骂人,韩相公不辞辛苦,把陈执中逼退,就是为了让别人去争夺东府,他轻轻松松去坐镇西府,接掌夏竦留下来的位置。

回河失败,夏竦身败名裂,韩琦正好借机清理夏竦的势力,积攒能量,再进取东府。

庆历新政中,韩琦吃够了根基不稳的苦,每一步都要扎扎实实,分毫不差。

可偏偏事与愿违,他刚拿下陈执中,夏竦的死讯就传来了,接着到处都是替夏竦说话的声音,上下都缅怀夏相公。

弄得韩琦一下子就尴尬了,夏相公非但没有身败名裂,还立地成圣了,再去改夏竦的方针,推翻夏竦的用人,就形同鞭尸。

再加上之前他又坚决反对六塔河工程,别人更会借此攻击,说韩琦挟怨报复,心胸狭隘,不配做宰执。

假如韩琦不动手,老老实实占住枢密使的位置,那不就行了

可问题是咱们韩相公能甘心给夏竦当孝子贤孙吗

“彦国兄,这一次我是着了道了,夏竦拿命和我们玩,小弟只有退避三舍,暂避锋芒,这京城的大局,就托付给彦国兄了。”

真不愧是韩琦,拿得起来放得下,转过天他也上书,说自己身体不好,请求出知相州。赵祯不许,韩琦就一连上了九道表,一道比一道言辞恳切,赵祯只好点头。

至此两府相公,出了四个缺,大宋朝堂,又是一阵激烈角逐。

最后终于水落石出,文彦博被召到京城,加同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成为相。

而参知政事富弼高升一格,晋位集贤殿大学士,成为次相。也是庆历诸公当中,职位最高,权力最重的标志性人物。

除此之外,西府的枢密使意外落到了庞籍庞相公的手里,别被误导啊,人家庞相公可是地地道道的清官干吏,他的副手是王拱辰,这位很有意思,当年他反对庆历新政被罢官,后来又极力阻止夏竦任枢密使,总而言之,有点三不靠的味道。

就这样,随着诸位相公就位,大宋的朝局打开了新的一页,只是这一页有多难写,唯有他们自己知道8

第140章先忧后乐

包拯已经连续十天奔波半个月,整个人瘦得脱了相,颧骨高挺,眼窝深陷,脑门又宽又大,眼睛宛如鬼火,凶戾可怖包大人也不想把自己弄成这个鬼样子,可实在是肩头的压力太大了。

夏竦死的潇洒干脆,朝堂衮衮诸公,为了几把椅子,打头破脸

新书推荐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在异世界召唤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明末:边军不退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倒拔三国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继兄不善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玄天宗修行记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我家娘子太体贴春枝缠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清末土司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谍海无名最狂上门女婿谍战风云录:大宋带着美女闯三国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我在水浒做奸商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朕,乃万岁!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臭县令朕怀孕了朕,剩者为王大宋小农民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大明风流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