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看书网

分节阅读 65

拉答应着。

王宁安一摆手,“把襕衫发给他们,好好体会我说的话,过些日子我还会来抽查,谁敢违规,立刻开除”

说完之后,王宁安扬长而去,留下满是瞠目结舌的一群人。

看着王宁安的背影,韩维连连点头,惊喜不已。

韩家鼎盛,可是后代子孙已经开始懒散,躺在功劳簿上面,指着祖宗的荫庇,过着奢华的生活,全然不懂祖先筚路蓝缕的艰辛。

长此以往,韩家也会像那些将门一样,无可救药地衰败下去。

王宁安的这番话,不亚于黄钟大吕,来六艺学堂,算是对了王二郎不但才华横溢,眼光见识更是非比寻常,难怪王家能够重新兴旺呢

韩维全然忘了刚刚王宁安还说不懂诗词,他能不懂吗人家那是谦虚

“王先生给你们说的,至理名言”韩维咳嗽两声,拔直胸膛,背着手,学着王宁安的语气道:“别打量着自己多了不起,都给我老老实实。你们连王先生的一分一毫都比不上,还看不到差距吗”

说完,他还狠狠瞪了侄子一眼,说的就是你

韩宗武被弄得毛骨悚然,一贯好说话的五叔怎么也骂人了我到底是做错了什么对了,我要挑战王宁安的诗词他一首都没做,一顿夹枪带棒的教训,就把自己这些人都给打得落花流水韩大少爷满肚子苦水,王宁安,你等着下次,我一定要让你好看

第112章哭晕在祠堂

王宁安记得一句话,叫做保镖眼里没有伟人不管什么人,只要相处久了,就难免露出不好的一面,更何况是他这种半吊子。

凭着对历史大势的了解,他可以和皇帝大臣侃侃而谈,却没法面对一帮年轻士子,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玩意是要几代人才熏得出来的,王宁安这辈子是没希望了,即使有,他也不想去浪费精力。

有弹琴画的时间,还不如趴在床上养膘,以后上了战场,还能多撑一会儿王宁安倒是想明白了,可六艺学堂的娃们就倒霉了。

韩维把王宁安对学生们说的话添油加醋,好好演绎一番。

欧阳修又是个苦孩子出身,当初读书的时候,都没有纸,是母亲用草棍儿在沙子上写,教给他识字。

欧阳修固执认为书是苦读出来的,世家子弟不是脑筋不行,而是不刻苦而且欧阳修还认为朝廷士风不正,一个黄河的问题,居然那么多人一心媚上,逢迎拍马。这就是当官的不知百姓疾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光靠着闭门造车,才会不顾百姓死活。

六艺学堂寄托着老夫子下半辈子的希望,大年三十,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憋大招初三,欧阳修就公布了全新的章程。

六艺学堂的学生要统一着装,从里到外,都要一模一样,不许任何特殊,所有伺候人的书童家人一律赶走,学生身上也不许携带钱财、配饰,另外在书院周围,开出200亩菜地,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下地干活,自种自吃

出身贫寒的学生还好,像韩公子一般的世家子弟简直掉到了黄连汤里,从里到外,都苦透了。

种菜就种菜呗,还要挑粪施肥,五里之外,就是野狼谷马场,可怜的韩宗武挑着两挑马粪,忍受着刺鼻的味道,走一趟下来,肩膀也肿了,浑身也臭了,苍蝇围着嗡嗡叫,死的心都有了老子是来读书的,不是当苦力的

王宁安咱们没完

韩大公子的呐喊,王宁安是听不到的,他陪着家人过年,把亲手制的识字卡片送给了弟弟,又熬了一大锅灶糖,甜香酥脆,沾上了芝麻,别提多好吃了。

“哥,给杨姐姐送点吧,她肯定喜欢。”

王洛湘啃着灶糖,建议道。

王宁安呵呵一笑,“人家在京城,什么没有,用得着吗”

“怎么用不着,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王洛湘把情意两个字咬得很重。

见哥哥还没反应,忍不住撇撇嘴,“哥,你太不懂女孩的心了”

说完,抓起两块灶糖,一溜烟儿跑了,留下傻愣愣的王宁安,半天他摸了摸鼻子,莫名其妙吗

过了年我才十四啊,再过十年,我都是小鲜肉一枚用得着懂女人的心思吗

不过貌似狄咏那家伙才十七,就当了两个孩子的爹,欧阳发比自己还小,都说了娃娃亲以大宋百姓的平均寿命,要是鼓励晚婚,非亡国灭种不可

王宁安很理解包办婚姻,实在是没有时间去自由恋爱,但问题是要撩杨曦那个妞儿吗

小妮子长得倒是不错,功夫也好,还出身名门,唯一的问题是比自己大几岁对了,怪不得老娘在年夜饭的时候,提到了什么“女大三,抱金砖”,不会是他们早有图谋,唯独瞒着自己吧

王宁安整个人都不好了,与其让别人操纵婚姻,不如抢先下手王宁安鬼使神差,也不知道搭错了什么筋儿,竟然真的包了一大包灶糖,还附送了几篇聊斋故事,派人快马送到京城

或许是想到了婚事,过年的几天,王宁安都魂不守舍,心里头特别烦乱,也不知是喜欢,也不知是讨厌,上辈子毕业之后,就一直码字,连女生的手都没碰过想到这里,王宁安突然像是触电一样,坐立不安。

他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烦躁的样子,干脆跑到了野狼谷马场,练习马术,跑得通身大汗,消耗光了精力,就躺在草垛上晒太阳,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

日子飞快,转眼已经到了二月份,从大年初八开始,就着手重建王家祠堂,和之前的三间旧房不同,这一次光是院子就有三进,27间房舍不是王家人奢侈高调,而是皇帝亲自下旨,非比寻常。

礼部商定,追谥“忠烈”。

这两个字可非比寻常,自汉唐以后,谥号日渐成熟,文官以“文”开头,武将以“武”开头,第二字则是对一生的高度评价概括,比如文人梦寐以求的“文正”,翻开谥法,也就明白了文人痴迷的原因。

什么叫做文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

什么叫做正

内外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内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洁曰正;图国忘死曰正;内外无怀曰正;直道不挠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仪不忒曰正

这么多好词加起来,文正两个字,就代表着距离圣人只有一步之遥历代能得到的,寥寥无几,而有一种谥号,比这个还牛,那就是通谥

文武官员都能得到,以忠开头,比如被称为第一贤相的诸葛亮,就得到了极品中的极品忠武

当然北宋也有人得到了这个谥号,比如为国捐躯的杨业

按理说杨家衰败至斯,为何还能撑住门面,没人敢小觑,实在是杨无敌当年太壮烈,太悲惨,无人不同情,无人不敬重,哪怕过了多少年都是一样

如今王贵老将军也得到了公正的评价,忠烈虽然比忠武差着一些,但是更能显示王老将军忠勇壮烈,耿耿忠心,铁骨铮铮

王家祠堂的牌匾是晏殊亲自题写:王忠烈公祠。

欧阳修和梅尧臣为老将军书写碑文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衡量,王贵老将军都得到了应有的哀荣,虽然迟到了很多年。

王家祠堂施工很快,还没到四月份,就已经有了大体格局,只剩下装修还没有完成,这是最考究的部分,曹佾从家里要来了50名工匠,韩维送来了10大车物资。

雄伟肃穆的祠堂出具规模,这一天下了一阵大雨,工匠们先去休息,等到雨过天晴,大家再度上工。

等他们到了祠堂,却发现有一个人,浑身泥水,直竖竖跪在神像的面前,放声大哭,哭得撕心裂肺,几乎昏倒,工匠们被哭得酸酸的,可还是要干活儿啊,有人去拖,那个人却怎么也不走,大家只好去找王良珪。

这些日子,王大伯彻底反思,王家是不一样了,结交的都是朝廷高官,往来的都是豪门大户,只是这些成就和他没有任何关系,都是老四爷俩奋斗的结果。他不过是仗着身上的血脉,捡了便宜。

老四可以让自己干,也可以让别人干,没准别人干的比他还好王良珪知道,唯有兢兢业业,把交代的事情做好,没有丝毫胡搅蛮缠的资本。

听说有人干扰施工,他立刻大怒,急匆匆跑来,可是和那个人一见面,顿时就愣住了,脱口而出:“怎么是你”

第113章王老三的故事

“大哥,你老了”王老三半天憋出这么一句。

王老大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叹口气,“老三,你比大哥还老啊”

王良瑾本就紫红的脸膛,更加红了,都黑了。

“二哥,老四,他们都哪呢,还有这,这是怎么回事,咱家大变样了,差点都不敢认了。”

王良瑾满心疑惑。

王良珪忙道:“别提老二了,咱们家现在是老四当家,他眼下在军营,我领你去见见二少爷。”

提到了王宁安,王良珪这个当大伯的竟然不敢直呼其名,弄得王良瑾愣了半天,才讪笑道:“不就是宁安吗,那小子还在我胳膊上拉过屎呢出息了”

王良珪意味深长看看兄弟,“不是出息了,是出息大了,咱们家能有现在,都是他的功劳,别看你是大辈儿,还要客气点,别怪没提醒你。”

王良瑾将信将疑,跟着大哥,直奔王宁安的住处。

王宁安对三伯没啥印象,只知道他在十来年前就离家经商,失去了消息。王家渐渐日子好了,老爹在言谈之间,总是提到三哥,而且每次提起,都是充满了敬佩和思念好奇之下,王宁安就询问了三伯的情况,王良璟也是如实相告。

王良璟在小时候,就很木讷,老实,空长了一个大高个子,并不怎么敢动手,因此总是被人欺负。

王老三只比他大一岁多,个子瘦小,还经常有病,看起来比四弟还要矮小。但王良瑾敢干,什么都不怕,通常情况,都是王良瑾当大帅,王良璟当先锋,三哥一声令下,王良璟就冲上去干架。

他们两个懂事的时候,王家已经开始衰败,祖父王文晟也死了,没有丰厚的俸禄可拿,王家不得不做点生意,贴补家用。

王宁安的爷爷王修文当时还在军中效力,抽不开身,只能从四个儿子里面选择。

老大王良珪当时很纨绔,老二又要读书,只能交给老三打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老三接触生意,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王良瑾在家的那会儿,很能赚钱,说起来王良璟能练出一身好功夫,离不开三哥的鼎力支持,兄弟俩感情最深,只是后来,出了事情

王良瑾在经商的时候,认识一个姓薛的山东商人,他有个女儿十八岁了,长得十分出众,又懂得打扮,很是吸引人。

王良瑾之前有个媳妇,难产死了,见到薛氏之后,一下子就陷进去了。

交往没多久,王良瑾就告诉家里头,要和薛家结亲。

王修文听说儿子要娶一个商人之女,顿时暴跳如雷。

王家再不济,也不能和下贱的商人结亲,他想尽一切办法,就是不答应,先是劝,见儿子不听,又去道观请人帮他们批婚,得了一个下下签,王修文本以为儿子会知道进退,哪知道王良瑾钻了牛角尖儿,认定老爹是骗他,什么批婚,狗屁

他认准了要娶薛氏,王修文一气之下,把儿子关在屋子里,不许出去。

一直不声不响的王良璟勇敢了一次,他偷偷把三哥放了,还给了三哥一百贯,王良瑾就逃出去了家门说外出经商,那是好听的,说白了,王良瑾是逃家了。

也正因为如此,王家上下一直讳莫如深,不愿意提他。

这些年过去了,王良璟掌了王家大权,自然想把三哥找回来,哪知道他派人去密州,打听薛家的情况,本以为找到了薛家,就找到了三哥,哪知道,薛家人竟然在多年前,都死于一场大火,有人还说在放火之前,薛家人就都死了,只是找不到凶手,案子成了悬案,荒院废墟还留着

“三伯,你还活着太好了,这不,年前的时候,我爹听说薛家没了,还偷着抹眼泪呢”王宁安笑着说道。

王良瑾搓着手,嘿嘿一笑,“老四从小就喜欢哭,别看他壮得和一头牛似的,胆子最小”

王良瑾大大咧咧,可突然想起了大哥的话,王宁安这小子可不是好惹的,后面的话连忙收回去,尴尬笑了笑。

王宁安这个失望啊,他还真好奇王良璟以前啥德行,要是能知道一点糗事就更好了,下回爷俩喝酒的时候,正好当个菜。谁知王良瑾居然不说了,看起来只有等以后找个机会,再好好问问了。

说话之间,门被推开,王良璟从外面进来,他骑着马过来,满身是汗,一眼看到了三哥,几步扑过来,兄弟俩来个结结实实的熊抱

瞬间泪水都下来了。

“三哥,这么多年,你怎么不知道回家啊”王良璟低声责备。

“哎,老四,不是三哥不想回来,是我回不来,我杀了人了。”

“杀人谁”王良璟吃惊问道。

“还能是谁,薛家人都死在了我的手上”

“什么”王良璟跳了起来,惊得不知所措,“三哥,那,那是嫂子一家啊,你,你不是开玩笑吧”

“当然不是,那个贱婢该死”

王良瑾突然面目狰狞

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将门》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臭县令朕怀孕了朕,剩者为王清末土司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我在异世界召唤金玉满唐我在水浒做奸商乱世种田日常朕,乃万岁!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大明风流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谍海无名大唐小说家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继兄不善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春枝缠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在三国逆转乾坤(HP)Forgive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带着美女闯三国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谍战风云录:大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宋小农民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倒拔三国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