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看书网

分节阅读 705

《天下》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

。”

“无妨”李庆安摆摆手笑道:“我忙惯了,真让我休息,才是受罪”

张筠见李庆安精神尚好,便也坐了下来,李庆安笑了笑,先问道:“上午的政事堂会议,怎么样”

上午政事堂的会议内容是问民间借粮食,尽管官仓内的粮食还能支持这次对回纥的战役,但今年河南大旱,已经有两百天没有下雨,夏粮歉收已成定局,饥荒将蔓延,另外还是河北恢复也需要大量粮食,这样,官仓内的二百万石最多只能拿出五十万粮食来支撑这次回纥战役。

可这次回纥战役,李庆安调动了近三十万大军,历时半年,再考虑运输损耗,那至少需要两百万石粮食,缺口很大,而江淮的税粮需要到秋天才能运来,所以李庆安提议向民间借粮,将来以回纥人的牛羊来偿还。

其实李庆安在这件事上留了一手,军队已经信德和天竺又运来了两百万石粮食,船队已经抵达了广州,最多一个月,船队将进入黄河,直接抵达洛阳,粮食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李庆安考虑要让更多的民众支持北伐,支持并参与到这次回纥战役中去,所以他便想到了借粮的办法,将民众的利益直接和这次战役捆绑起来,这样,他的北伐战争便是顺应民意,更具有了合法性。

张筠点了点头,“政事堂已经一致通过决议,明天就开始正式施行,由裴尚书全权负责此事,将从京畿、江南、关内和河东等五道进行借粮。”

“没有人反对吗”

李庆安又笑问,这种扰民的办法,难道这些相国们会个个支持

张筠笑着摇摇头,“关键是殿下同意了偿还,如果是无偿支援,微臣估计会通不过,但有偿还就不同了,而且偿还的物品很明确,就是用缴获的牛羊等战利品,这样,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

说到这,张筠有些感慨,“今天裴尚书说,汉武时朝廷也曾向民众借粮借马前去攻打匈奴,而且家家户户被迫铲粮种草,以养汉军战马,四亩地才能养一匹马,举国上下劳民伤财,国之财富十去七八,但打完匈奴,缴获大量牛羊战马,武帝却不肯偿还国民,全部为他一人的战利品,结果照料不善,一个冬天,那些牛羊战利品便死亡大半,最后弄得民怨沸腾,从此再没有一人肯支持打匈奴,所以这次借粮,殿下一定要以汉之武帝为鉴。”

李庆安赞许地点了点头,如果是裴旻或颜真卿说这番话,他一点都不惊讶,但这番话居然是从一向以私利为重的老政客张筠口中说出,这就意义重大了,说明什么,说明朝廷风气正走向一个良性循环,名相主政,互相影响,使张筠骨子里良善的一部分慢慢显现,而丑恶的一部分却逐渐隐去了,这是可喜的迹象啊

“张相国,我后天便要出发北征了,朝廷之事还望政事堂多多担当。”

“殿下请放心北去,政事堂各位相国都祝愿殿下早日凯旋归来”

两人正事谈完了,这时张筠的话题便渐渐转到他今天前来的真正目的上,他试探着问道:“微臣想等殿下回来后便正式向政事堂提出辞去相国职位,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辞职呢”李庆安笑问道。

张筠的心怦怦跳了起来,他觉得李庆安语气中似乎有挽留他的意思,他心中异常紧张,但他克制住紧张,缓缓道:“微臣觉得自己年纪大了,锐气也不比从前,微臣觉得应该把位子让出来,给更有锐气的年轻大臣,协助殿下实现大唐中兴,就是这个原因。”

李庆安笑了,就仿佛听见张筠说出了很幼稚的话,他当然明白张筠的意思,当初他看中张筠为右相时,就给他说过,他只是一个过渡,不会一直用他,因为他太平庸、太稳重,没有自己中兴大唐所需要的锐气。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想不到他还记得自己当时说过的话,自己当时的想法是没有错,他是这样决定的,张筠维稳可以,但锐劲不足。

但时间会改变一切,一年的时间,足以让他全面地了解这个老政客。

李庆安背着手望着窗外的情形,妻子不给他呼吸新鲜的空气,他在这里可以自由畅吸。

良久,他慢慢转过身不疾不徐道:“一道美味的菜肴从不会只放一种调味料,无论是颜真卿还是崔宁,还有刘晏还是王缙,抑或是裴旻,他们都有类似品质,他们是一种调味料,可是我还需要盐或者糖,需要一个老成稳重,需要一个老资格、能在关键时刻镇得住局面的人,这个人我一直认为是你,但我还不能确定,直到刚才你说到了汉武帝之过,我才正式确定了,这个人就是你。”

李庆安笑了笑,“请安心做下去,你是个合格的相国。”

由于李嗣业的不幸阵亡,大唐天策上将、兵马大元帅李庆安最终决定亲征回纥,庆平三年三月二十日,李庆安在长安朱雀门下举行了隆重的北征仪式,在近百万万长安民众的夹道欢送中,李庆安身着金盔铁甲,横刀长槊,骑在高骏的阿拉伯白马之上,率领十万唐军骑兵,浩浩荡荡向走过了朱雀大街,走出长安城,向太原进发。

与此同时,东线的李光弼也在幽州聚集了十五万大军,等候李庆安的北征之命,太原的李晟也已在太原集结了五万精锐,随时待发。

在灵州,新任朔方节度使段秀实也在灵州和河套一线部署了十万朔方军,防御回纥军从关内道杀入。

为了打赢这场彻底根除北方之患的北伐战役,唐王朝几乎是举国动员,大唐各地民众踊跃地捐粮捐钱,仅仅半个月时间,各地捐钱已达一百七十万贯,捐粮两百二十万石,完全满足了唐军的后勤需求。

三月二十六日,李庆安率十万大军达到了太原,在太原府,他正式下达了北征的命令,李光弼率十五万骑兵出居庸关,向阴山进发,李庆安于四月初五抵达云州,他也率十五万骑兵从青塞堡出了长城,向阴山挺进。

这时,李庆安已经得到情报,回纥葛勒可汗也率十余万大军向阴山方向而来,正如李庆安的判断,回纥人的第一个目标并不是攻打大唐,而是要收纳史思明父子的十万残军以及仆骨部的五万大军。

那么他们将来进攻大唐的方向,只能是河东道或者河北道,河北道州县已毁,而富庶的河东道必然是回纥人在收纳史氏父子后的第二个目标。

第七百零一章胡马行踪

从河东道最北面的长城一直到阴山之间,都是属于大唐的单于都护府管辖地,在大唐建国之初,朝廷在阴山以南筑了三座受降城,并派兵驻守,对抗突厥,但随着厥灭亡,越来越多的突厥人南附大唐,大唐王朝便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将这些内附突厥人安置在长城以北、阴山以南的广大草原上。

中唐以后,随着府兵制败坏,朝廷难以负担庞大的军费开支,唐军的实际控制地也渐渐南撤,单于都护府也就成了唐廷名义上的控制地,三座受降城不再有军队驻守,唐军防御又退回了黄河及长城一线。

而内附唐朝的突厥人名义上是尊唐朝皇帝为天可汗,但实际上他们自立自辖,不受唐朝控制,相反,他们对安禄山和史思明却是敬若神明,以至于他们后来成为了安史之乱的主力。

但由于史思明过早和安禄山分裂,使得这两派河北军阀的支持者泾渭分明,安禄山是得到契丹的支持,而史思明的支持者则主要是内附突厥人,他们称呼史思明为二圣,出粮出兵,支持史思明在河北称雄。

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内附突厥人支持史思明,也是为谋取河北富庶的财富和人口,当大唐强盛时,他们就会披上羊皮,装成一只只温顺的绵羊,可当唐朝衰弱时,他们就会掀开羊皮,露出狰狞的狼牙

四月初,李庆安亲率十五万唐军骑兵抵达了一望无尽的草原,李庆安已是身经百战,对回纥人也有过多次交锋,如果只是想打击回纥人,那很简单,派一支精锐骑兵深入草原腹地,总会有所斩获,可如果是想彻底灭亡回纥,那就得采用阵地战,步步为营。

但如果是那样,唐军的后勤补给线就会过长,容易被回纥骑兵袭击,所以李庆安决定采用吐蕃人的办法,建立补给点,大军走到哪里,补给点就建在哪里

李庆安选择的第一个补给点叫做黑城,位于青山以南,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它原本是一个草原小镇,是唐军在阴山一带巡逻的一个补给站和哨所,但随着内附突厥人的涌入,这座小城也就失去了它的军事功能,成为一个商人们的聚集地。

来自唐朝的茶叶、盐、生铁、丝绸、布匹、粮食等等大量货物都在这里集散,尽管唐朝在几年前已经对回纥实行了严厉的贸易禁运,但河北境内的走私依然猖獗,朝廷的禁令管不到河北,除了生铁和粮食等河北本身也奇缺的战略物资外,茶叶、盐、丝绸、布匹等生活物资还是大量通过走私或者贸易方式流入了草原。

黑城的商贸依然活跃,黑城并不大,城墙周长只有三里,城墙高约一丈,草原筑城主要是用于防狼,因此城墙普遍都不高,城内有人口三百余户,其中固定商铺约四五十家,这里也可以称为草原上的商业中心,城内客栈、酒肆、赌馆、妓院一应俱全,每天都挤满了从草原各地赶来的牧民,他们卖掉羊皮药材,再买一些茶叶和盐等生活品回去,手中有余钱,自然还要逛逛酒肆青楼,大量的客源,使这里各家店铺的生意都十分兴隆。

但今天一早,整个黑城便笼罩在一片恐惧之中,大部分的店铺都没有开门,每家每户都提心吊胆,已经有牧民将唐军北上的消息传到了这里,昨晚傍晚,唐军主力已经到了五十里外。

在黑城主街的中部有一家叫燕然居的酒肆,也是城内五家酒肆中最大的一家,是一名汉人所开,他的十几名伙计都是来自朔州。

这名汉人姓陶,是河东朔州人,他在黑城已经生活了三十年,他为人良善,常接济孤贫,再加上本人粗通医术,一般牧民有什么病痛,他都会乐意帮忙,几十年下来,周围数百里的牧民没有不认识他,没有不尊敬他,都叫他陶老爹,他的酒肆也生意最好,每天都坐满了各地来的牧民甚至还有从千里外来的牧人。

一大早,燕然居酒肆便挤满了客人,足有数百人之多,将酒肆挤得满满当当,甚至一张四人的桌子旁都挤了十几人,男女老少都有,这些客人都是本城的商人和居民,他们不是来喝酒,而是来这里避难,这是一种下意识的想法,唐军到来,只有汉人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不光是燕然居,另外一家汉人开的客栈和几家汉人商铺也一样挤满了避难的突厥人。

整座小城内都十分安静,酒肆里则稍微有些热闹,充满了一片窃窃低语声,这时,外面大街上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声响如雷,这至少是几百匹马才有的声响,客栈内霎时一片寂静,女人将孩子紧紧抱在怀中,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恐惧之色,这是唐军入城了。

掌柜陶老爹神情有些复杂,显得心事重重,他快步走到门口,从门缝向外张望,他一眼便看见了一队数十人的唐军士兵,正向他的客栈走来。吓得他向后退了两步。

砰砰的敲门声响起,只听外面有人在高喊:“开门”

所有人的脸上都吓得惊恐不已,掌柜陶老爹上前拉开了门栓,门被轰地一声推开了,几十名唐军士兵大步走进了酒肆。

“原来都躲到这里来了”

为首是一名唐军校尉,他扫了一圈屋子里的人,冷冷道:“你们怕什么怕唐军吃了你们吗哼你们这几百人还不够唐军填牙缝的。”

他忽然提高了声音,高声道:“奉上将军口谕,黑城已被唐军征用,所有人全部搬出城外暂住”

他宣布完命令,见众人没有反应,不由眼睛一瞪,“没听懂我的话吗”

陶老爹连忙上前拱手道:“军爷,他们都是突厥人,听不懂汉话。”

校尉这才明白过来,对陶老爹道:“那你告诉他们”

陶老爹又小心翼翼确认道:“军爷的意思是,不杀他们,只是搬出去”

“没错上将军不想杀他们,但我们要黑城,让他们立刻搬到城外,他们可以带走自己的东西,但必须半个时辰内搬完,从现在开始计算,超过时间者,以奸细论处”

陶老爹慌忙将校尉的意思用突厥语向众声解释了一遍,酒肆内顿时乱一团,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冲出酒肆,向自己的店铺和家里冲去,只有半个时辰,谁都想多搬一点东西。

几十名唐军连忙闪到一旁,让他们出去,只片刻时间,酒肆内的几百人便跑得干干净净,一个不剩。

这时,校尉回头问陶老爹:“你就是陶义”

陶老爹点点头,陶义这个名字他已经近三十年未用了,他从怀中摸出一块铜牌,递给了校尉,校尉仔细看了看,便对他道:“你跟我来吧”

两人走出了酒肆,翻身上马,向城外而去。

黑城

小说推荐:《天命在我》【平凡中文网】【武林文学】《玄鉴仙族》《普通人,但传说级马甲》《仙子,请听我解释》《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重生之长孙皇后》【小白书

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明风流大唐小说家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清末土司王(HP)Forgive春枝缠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带着美女闯三国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狂上门女婿朕,剩者为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在水浒做奸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继兄不善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臭县令朕怀孕了明末:边军不退倒拔三国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宋小农民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谍海无名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异世界召唤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金玉满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