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
松继任
当天晚上,裴矩病逝于裴家村,走完了他的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就在裴矩去世的同时,大唐皇帝李渊也因汉中失守的沉重打击使他病情加重,陷入了深度昏迷,大唐朝野内外陷于一种极度不安的惊惶之中,朝官人人自危,没有人再有心思处理公务。
很多人开始请长假,不再上朝,即使上朝也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局势进展,讨论各自的前途。
汉中失守使长安城变得风声鹤唳,米价再次上扬,斗米已达六百文,尽管米价高企,但在长安利人市的十几家米铺前依然排出了长长的买米队伍,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大战取将爆发,这个时候,家有存粮比什么都重要。
然而更多的长安人则不断逃出长安,躲到各自乡下的亲戚家里去避难,一些原本躲避战乱而从洛阳来长安的民众,又开始重新返回洛阳,长安以东的官道上到处可见络绎不绝的迁徙人流。
这天中午,利人市大门左侧的巴蜀酒肆还和从前一样开门营业,但酒客却极少,四层高的酒肆里只稀稀疏疏坐了二十几个老客,也是各自聚在一起聊天,讨论局势。
整个利人市两侧一共有二十二家酒肆,几乎都关门歇业了,只有三家酒肆还勉强开门营业,不仅酒肆,连利人市内的商铺,除了和食材有关的商铺生意火爆外,其余商铺都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很多商铺索性都关了门。
这时,一名男子匆匆走进了巴蜀酒肆,他却不像酒客,直接走到柜台前,给掌柜使了个眼色,掌柜会意,将他带到后院,两人进了一间平房,掌柜问道:“有什么新情报”
男子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有些得意地笑道:“这是从太府寺丞刘靖手中得到,整个大唐现有的粮草库存,非常有用。”
这座巴蜀酒肆自然就是隋军在长安的一个情报点,目前隋军在长安一共有三个情报点,互相独龘立,互不联系,即使一个情报点被破坏,也不影响另外两个情报点的正常运转。
他们源源不断地将长安乃至大唐的各个情报送往太原,掌柜姓蔡,是内卫军的一名校尉,主管这座巴蜀酒肆,他又惊又喜,这个情报太重要了,他拾起册子翻了翻,按耐不住欣喜地问道:“是怎么搞到的”
男子笑道:“现在大唐朝官人人自危,都在寻找后路,这个刘靖也不例外,我认识了他的侄子,通过他的侄子牵线搭桥,他便心甘情愿把这份清单奉上,他一文钱都不要。”
掌柜会意地点了点头,已经这个时候了,这些官员谁还肯要钱,无非都是想找一条后路,这个刘靖也不例外。
♂♂
第七十三章隋唐大战三
更新时间:201341320:54:04本章字数:4595
在隋军新增的二十万大军中,两万军部署在潼关线,防止唐军杀入中原,另外八万军部署在河东蒲津关,由李靖和裴行俨统帅,他们的任务是杀进关中东部。
北线的十万军则部署到关内道,此时关内道原本已有十二万大军,包括秦琼率领的十万大军和西线盛彦师率领的二万军队,新增的十万大军分为二,秦琼部新增五万军队。
另外西线再增加五万军队,由河西总管裴仁基出任西线统帅,并任命盛彦师为副帅,连同会宁郡的两万驻兵和河西的两万军队,共是九万大军,杀入唐军驻兵空虚的陇西,兵压大散关,这是为了防御唐军从西线逃离,堵住他们的退路。
这样来,南线汉中的徐世绩部东线河东的李靖部西线陇西裴仁基部。再加上北线十五万隋军主力,从四个方向将关中团团围困,形成了战略大包围。
而关中此时还有十三万唐军,正如杨元庆所预料,唐军又再次强行征兵,几十四岁以上,五十六岁以下男子,皆要报名参加唐军,时间,关中各县人心惶惶,大量青壮逃亡,很多青壮都躲进关中各处庄园内,被独孤家族窦氏家族等关陇贵族藏匿。
尽管募兵并不顺利,但唐军还是进行了统的布防,李世民将两万军调去了关东,由潼关主将李神通率领,使关东的兵力达三万人,另外大散关带部署兵力万,由长孙无忌率领,抵御隋军从西面大散关杀入关中。
而李世民亲率五万主力部署在北地郡中部的新平县和浅水原带,这里是关内道进入关中的战略要道。
从北方关内道进入关中主要有三条道路,条东面的洛水道,沿着洛水河谷南下,可以进入冯朗郡。
条是铜官道,也就是后来的铜川线,沿着铜官水也能进入关中不过这条道路破碎崎岖,需要翻山越岭,不利于大规模军队行军,所以唐军并没有考虑在这条道路上进行重点防御只是在同官县以北的金锁关驻军三千人。
而第三条道路便是泾水道,这是最利于军队南下的道路,平坦而宽阔,利于辎重运输,隋军如果从泾水河谷南下,将直杀长安,李世民的五万大军便驻防在泾水道上。
唐军大营位于新平县以北,大营延绵十余里由板墙构筑宽厚结实俨如座小城,大营内密密麻麻排列着数千顶大帐,不时可以看见队队巡哨兵出现在军营内外,防御十分严密。
李世民的中军大帐位于大营正中,周围有数十顶小帐包围,此时在中军大帐内,李世民站在座沙盘前,显得忧心忡忡。
尽管他考虑得很周密但面对三十余万隋军的四面包围,他还是显得有心无力,关键是他的兵力不足手中可调用之兵只有九万人,他根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比如奄面对汉中隋军的防御,就没有任何部署。
如果说因为巳蜀战役没有结束,汉中隋军不敢轻易北上,可以暂时无视南面的威胁,那么铜官道和大散关的防御就让他寝食难安了,大散关只有长孙无忌率领的万军队,怎么能抵御住近十万隋军的进攻
还有金锁关,只有三千守军防御,想到这,李世民长长叹了口气,对旁边的房玄龄道:“先生觉得隋军从铜关道入关中的可能性有多大”
“殿下,万事皆有可能。
房玄龄拾起木杆,指着同官县北面的金锁关道:“金锁关不是什么雄关,这座关隘我去看过,只能说是商关,对商人有用,但对军队就很难防住,关内最多只能驻兵三千,可如果敌军出兵两万,就能攻破此关,而且紧靠金锁关东面有座山岭,叫做蜈蚣岭,隋军只要占据这座蜈蚣岭,居高临下,用巨石轰击,金锁关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房玄龄又将木杆指向南面的铜官道,“所谓的铜官道其实也就是铜官水河谷,我骑驴走过,虽然这条道路坎坷起伏很大,辎重车辆确实难以通行,但并不妨碍轻兵简行,我骑驴可以过去,那骑兵也可以过来,隋军完全可以派支两三万人的军队,带上数天的干粮,杀入关中,便可以得到补给,殿下,这条路是险道,必须派军队防御。”
李世民叹息声,“可是我手上只有五万军队,如果再分兵两万去防御,那兵力就太分散了,容易被隋军各个击破,处都守不住,说到底,还是我的兵力不足啊”
“殿下,募兵情况怎么样了”房玄龄又冉道。
李世民摇摇头,眼中更加忧虑,“听说情况很不好,关中民众没有人愿意从军,都东奔西逃,三十个募兵点,有的只募到数百,多的也只有两千,估计加起来,也就两兰万,更令人头疼的是,不像从前还能募到府兵现在都是新兵,没有点训练,就是群乌合之众,让他们去守铜官道,我担心不战而溃。”
房玄龄却道:“殿下,其实我的意思,是让新兵去守长安,把长安军队换出来,长安的军队毕竟训练过,换三万军队出来,万增援大散关,两万守铜官道,这样来,防御线就完整了。”
李世民背着手走了几步,心中着实很恼火,父皇把军权给他,可最后关头,又把长安的军权拿回去了,在这个关键时刻了,还要玩权力平衡之术,正是长安的四万军队不归他的指挥,才使他的部署异常被动。
还有齐王元吉,逃回了长安,句罗艺投降隋军,就把切责任掩盖了,可根据他的情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是父皇暗命齐王夺权,引发了内讧,隋军兵不血刃便占领了汉中,归根到底,责任还是父皇。
还有齐王处置罗艺极其愚蠢,既然夺了军权,就应该立刻把罗艺送回长安,他却没有这样做,不知是妇人之仁,还是漫不经心,最后被隋军抓住了漏洞,反间计成功,那这些责任该怎么处理,就这么稀里糊涂过去了,权责不清,赏罚不明,如此种种,唐军怎么能不败
心中虽然愤恨,但李世民也无可奈何,长安的军权不在他手上,他只能低声下气和太「展翅水印」子商议,李世民立刻回到座位,飞快地写了封信,随即令道:“让宇文士及来见我”
片刻,宇文士及匆匆走进大帐,躬身施礼,“参见殿下”
宇文士及现任天策上将府记室参军,同时也出任骠骑将军,是李世民比较信得过之人,李世民把信交给他,并嘱咐道:“这封信交给太「展翅水印」子,并把目前的情况告诉他,让他明白形势严重,务必请他按照我信中的方略来做。”
“卑职明白,这就回长安”
宇文士及接过信,行礼便匆匆离开了大帐,李世民望着他走远,又忧心忡忡道:“也不知道是否还来得及。”
“应该还来得及。”
房玄龄笑道:“隋军不可能来得这么快,他们也需要部署兵力,安排后勤,不过现在应该加强斥候的力量,尽可能多地收集情报。”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明白情报的重要性。
同官县位于黄土高原向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这里丘陵起伏,小河纵横,座座山头连绵不断,直伸向远方。
在丘陵之间则是片片狭长的沟整,大多呈东西向分布,小的沟整只长两里,而大的沟整则长数十里,农田村庄城池都位手这种狭长盆地般的沟整之中。
由于沟整大多呈东西向分布,所以南方方向的交通就变得十分艰难,需要翻山越岭,不过些河流也冲刷出了不少南北向的河谷,这些河谷变成了南北向的天然通道。
铜官道就是由无数条大大小小的河谷组成,这是由于这带没有东面洛水和西面泾水那样的大河,形成不了个完整的河谷,所以零散的数十条河谷无法贯通气,只能上梁下坡,从条河谷翻山去另条河谷,骡马可以和人起翻山越岭,但辎重大车肯定无法行走。
铜官道的最北面修有座关隘,叫做金锁关,在汉朝时修建,南北朝时又重新修筑,不过由于铜官道的地形不想秦岭和陇山那样高峻险要,而时座座低缓的丘陵,这就注定金锁关不可能成为潼关和大散关那样的险关,军事用不大,最初也是为防止商人们逃税而修建。
这天下午,金锁关北方约十里外的片树林内出现了支隋军斥候,约百余名骑兵组成,为首军官便是萧延年,在他身旁跟着秦琼之子秦怀。
两人个冬天都呆在延安郡,听说南方战争打得波澜壮阔,让这两人羡慕之极,心中早憋足了口气,现在终于等到了隋唐大战,两人跃跃欲试,心想立战功。
“萧大哥,你说我们隋军主力会不会走铜官道”
秦怀今年已经十六岁,长得高大魁梧,武艺也极为高强,称得上是少年将军中的佼佼者,而萧延年今年也是十八岁了,已经成了个经验老道的斥候首领,按照他积累的功绩,只要他能再立功,他就能晋升为郎将。
萧延年向远方的关隘眺望片刻,淡淡笑道:“听说是殿下亲自指示探查铜官道的情报,我估计走铜官道可能性很大,不过是不是主力,我就不知道了。
第七十四章隋唐大战四
更新时间:20134149:15:03本章字数:5052
秦怀还想再问,萧延年却翻身下马,笑道:“走山梁上看看去。”
他回头又对士兵们喊道:“大家在树林里等我,我马上就回来”
他快步向山上奔去,秦怀也翻身下马,“校尉,等等我”
两入一前一后向山梁上奔去,隋唐时的黄土高原还并没有砍伐过度,随处可见片片茂密的树林,他们要去的山梁上也长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居高临下,可以更清晰地看见金锁关的情形。
萧延年凝视片刻,回头对秦怀笑道:“你发现什么了吗”
秦怀眉头一皱,“好像关隘不大”
“关隘确实不大,最多也就只能容纳三千入,但问题不在这里。”
萧延年一指紧靠金锁关一座弯曲如蛇的山岭道:“那座丘陵也就十几丈高,如果占领并它向下放箭,或者用巨石猛砸,火油焚烧,你说这座金锁关还守得住吗”
秦怀看了片刻,他发现山岭上也有木塔,便道:“好像山顶已经有入驻守了。”
“那只是哨塔而已,不是真正的驻兵。”
萧延年担心的是,一旦他们回去禀报后,唐军又向山岭上增加驻兵,使他的情报反而有误了,他想了想道:“留两个弟兄在这里看守,我们再分兵两路,一路回去禀报,一路翻过山岭,继续向南方探查情报。”
说到这里,萧延年拍了拍秦怀的肩膀,“你带两入回去禀报,我带弟兄们继续向南探查情报
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