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刀客养家日常[古穿今]》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
第五十六章
黑戶
知道了觀裡諸人的事跡,
接下來自然就問廿七自己了。
問多大了,廿七:「二十多吧應該。」
問皂角什麼時候去世的,廿七:「不記得有沒有十年了。」
問遺書什麼時候寫好的,
廿七:「在我還小的時候就寫好了。」
那場異族侵華的戰爭持續了好多年,沒人知道觀裡的人到底哪一年下山的。
沒人知道皂角到底多大年紀。
隨隨便便模糊一下,
時間上的誤差能有個十年,並且完全無從考證。
廿七說:「爺爺算不清時間了,我後來大了,
也沒去特意記錄時間。在山裡,記不記都是一樣的。春夏秋冬,往復循環。吃喝拉撒,唸唸經文。每天都是一樣的。」
他表現的很淡然。
讓人自然而然地想起來那句「山中無歲月」來。
那時候農村也沒手機,甚至電話也沒有。山村不比平原,那時候平原農村還一個村裡一部電話呢,可山村要到鄉里才有電話。
他答應了,但是心思不在眼前,飄得很遠。
尤其七叔爺一拍大腿:「我想起來了,
二十多年前,
那個誰家的閨女,沒結婚先把肚子搞大了。後來嫁得遠遠的。只沒人知道那孩子哪去了!」
阮卿從小生長在城市,有點身邊即世界,總以為世界上的事都該是有序的,遵守規則的。她不知道在一些偏遠貧困甚至並不偏遠也不貧困的農村地區,有些事跟她想的不一樣。
她適時地插了一句:「那……他算是咱們村的人嗎?」
事情進展得這麼順利!阮卿高興死了。
譬如有些人活到四五十歲了,也還沒上戶口——前兩年縣裡組織幹部下基層,就摸出了好幾個。
大家納悶,阮愛華的閨女怎麼說起話,動作神情這麼造作,勁勁兒的?
城裡人真怪。
「呀。」阮卿掩口,
故作驚訝,上台詞誘導,「那他是黑戶啊。那怎麼辦呀?」
譬如有人結婚十幾年,孩子都上中學了,過不下去了鬧離婚才發現根本就沒扯過結婚證——村裡就有這樣的,還不止一對,因為「結婚」的時候還沒到法定年齡,辦完婚禮過幾年就全然忘了該扯證的事了。
可那個姑娘遠嫁千里之外快三十年了,她父母也早就去世了。她家是村裡的外姓,
不是老姓,
也沒別的親戚了。
廿七演技上身,
無比自然地反問:「戶口是什麼?」
大傢伙頓了頓,
都看向阮祥雲。阮祥雲試探地問:「你……上過戶口嗎?」
其實對阮祥雲來說,
這些也並不重要,沒有誰非要去當個福爾摩斯一定要調查清楚的必要。
不說離廿七這裡最近的就是他們老梅溝村,既然被他知道了這裡有這麼一個黑戶,職責所在本就該管。單就說野人觀裡諸人事跡和廿七小兄弟之所以成為「黑戶」的歷史原因,阮祥雲這一腔熱血也不能不管。
「這還不好辦,沒戶口就補戶口唄。擱農村不稀罕。」七叔爺說。
找也找不到了,可以說是死無對證。
總之七叔爺一指自己的兒子:「這事你去辦。」
沒想到七叔爺神助攻!
阮卿側目。
阮祥雲也一口答應。
七叔爺罵道:「上個屁!我師父都半輩子不出山,誰給他上戶口去!這是生在解放前的人!」
她臉上的笑就繃不住,帶出了形跡,大家不免多看她兩眼。
她忙說:「他是我救命恩人,我替他高興。」
七叔爺也說:「就是,該高興!」
他看阮祥雲走神呢,踹了他一腳:「那明天,咱帶廿七一起下山?」
「嗯?哦!好。」阮祥雲回神,對廿七說,「你跟我們下山,上戶口手續不少,得好些天呢。你先跟我去村裡住。」
廿七道:「多謝。」
他身上有一種古風,一言一行都能帶出來,特別讓七叔爺著迷。
天黑了,廿七站起來安排大家住宿。
說起住宿,阮卿不需要演了,真情實感地抱怨:「昨天睡得我渾身骨頭疼!」
其實大家看看條件沒覺得有啥。雖然現在日子過得比從前好了,但是村裡人夏天木床板上直接鋪床蓆子就睡的也挺多的。
阮卿這種城市女孩睡慣了席夢思才會受不了。
好在事先溝通得還算清楚,大家帶了被子來,都是薄被,就一床厚些的是特意給阮卿的。
當著這麼多人的面,阮卿也不可能再跟廿七睡一個屋了,只能眼睜睜看著七叔爺拉著廿七往另一個屋走:「走,給我好好講講你師父。還有,你練的是啥功夫?適合老人練不?」
廿七是真看出來了,七叔爺和阮卿的的確確是血脈相連的。
他倆看似都市與農村,精緻與粗糙,富裕與鄉土,截然不同。但有些東西存在共同的血脈裡,一樣一樣的。
就是中二魂。
小说推荐:【无限文学】《无限旅游团》《竞选神明》《肝到厨神才算开始》《了了》《[足球]安东绿茵日记》《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魔道祖师》《空间渔夫》《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