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回,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想办法做的生意赚点外快了。
说来也巧,同宿舍的王经家是省城的,他父亲是在省城毛巾厂当厂长,弄出一点毛巾被出来还是不成问题的,只是销路问题。其实,销路是不成问题的,当时的毛巾被是紧缺物资,关键是做的既安全又要不出问题,可是得想点办法。龙丹在星期天的时候回了趟老家县城,跑了几个国营门市部,有找到一个敢做这种买卖的。龙丹拿着王经走后门鼓捣出来了1000床毛巾被的批条,跟那个敢做这个生意的国营门市部经理,讲好了条件,每条一块六毛钱的提成,并有王经带着帮那个经理提了货,龙丹王经哥两每人赚了800元。
80年代初期,一般的大学生毕业,工资也就34块5毛钱,一年下来也就400来块,龙丹一下子赚了800元,可以说在当时也算大款了,只是这样的钱一般人也不敢做,这可算是投机倒把了。在价格双规的年代,就是这样的事实:刚开放的时候很多人不敢做生意,倒是很多从监牢出来的劳教人员天不怕地不怕的反而赚了大钱。说起来,也是天道公允,也是一种平衡吧。
有了钱的哥几个不再囊中羞涩,龙丹也不小气,每次喝酒买菜都是自己掏腰包,反正这钱来路也不正,况且,哥几个喝一次酒也不会超过5块钱。饭店里的菜5毛钱一盘的芹菜炒肉也是肉多菜少,不像现在就是20元炒一盘菜也是抵挡的,你就是巴拉半天也找不出一丝肉丝来。
龙丹和几个同学除了混在体育场上,就是混在酒桌上,学习轻松了很多,反正不挂科就行,60分还是有把握的。一天下午,同宿舍的小不点项联合,拿着一封信对龙丹说:“你的信”“我的信”龙丹纳闷道:谁会给自己来信那急忙拆开一看,原始是高中的同学张筠的,张筠去了临水市公安学校,自己是知道的,可自己从来也没想过给她去信。张筠的信里倒也没说别的,就说了些问候的话,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情况,信的末了就是问,方便的时候愿不愿意去临水市玩玩,不言而喻就是想龙丹去看他。龙丹笑了笑,随手把信放在了口袋了,几天后就忘记了,反正自己也没打算跟张筠姐妹两个有什么交集。
暑假回家,龙丹帮着父亲去集市上卖菜。离龙家湾最近的一个集市就是鲁西集了,这是方圆集市里的而一个大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种植经济物的也多了起来。一大早,龙丹和父亲就来到了集市的菜市一角,张罗着卖起菜来。“这黄瓜多少钱一斤”“一毛五”龙丹抬起头惊讶的道:“怎么是你”,站在菜摊子跟前的张筠笑着说:“怎么就不能是我”“怎么这么巧”龙丹尴尬的说道。“巧是巧的很,我打听了若干人才打听到的,你说巧不巧啊”
张筠旁若无人的说道:“我给你去信也不回,这么没礼貌,就算是我追你,也不至于这样吧”,龙信红着脸说:“我我忘了”,张筠接着说:“看把你吓得,不至于吧我还有事,先走了,记得给我回信啊”说完就撇下发愣的龙丹走了。龙丹的父亲在一旁问道:“老四,这个是你同学吧,长得不错啊,是不是对你有意思啊”,龙丹急忙到:“没有的事,她就这样疯疯癫癫的,没句正话”。说完,就整理着青菜,掩饰着自己的窘态。
其实,龙丹也不是不喜欢张筠,只是龙丹有自己的想法。人就是这样,追不到的才是好东西。龙丹越是不理张筠,张筠越是追龙丹。龙丹对马婷一往情深,不见得马婷对龙丹怎么着。龙丹走进了大学,才发现了自己的差别。原来自己在高中,所有的同学大都是老百姓的孩子。龙丹长得帅气,学习又好,自然是学校里的佼佼者。上得了大学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普通,是那么的不止得一提。看着那些城里的孩子的穿戴打扮和富裕,本来高高在上的龙丹,和大学里的同学一比也是自叹不如。因此,在高中里那萌发的初恋,在大学里反而被自卑的心理给埋没了。龙丹的心理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毕业以后好好开创一番天地,即便不是过的最好,也一定在自己的家乡出人头地。至于在大学里,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到毕业参加工再说吧。
第13章:貌似爱情
大学生活是枯燥,大学生活也是精彩的,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衡量。龙丹最喜欢上的课程是市场学,讲课的是李老师,是个讲师,还没有被评上副教授,可是讲课的水平不是吹的,旁征博引,很是受欢迎。最不愿听的就是政治经济学,是一个老教授讲的,也不知道他这个教授是怎么评上的,将其课来味同嚼蜡。也许不是教授的原因,这门课的却不好讲,讲左了不行,讲右了也不好,实在是没法听。反正上这门课的时候全班的人数最少,不是有病请假,就是直接旷课不来,老师也懒得问,你只要及格就行了,也算给老师一个面子。
还有一门课时学生们最愿意听的,其实是最愿意看的,因为老师是个大美女,还是洋妞,那就是英语课。教日语的老师也很漂亮,还是个东洋人,不过,龙丹有些愤青,不愿意学日语,只好选修英语。只是英语也没学好,毕业了连个英版小说都看不下来,这是后话。
同学们除了在篮球场上一决高低之外,还有个爱好就是看“电视”,而且还是现场直播。别误会,可不是真的电视,那时候的大学还没有奢侈到有电视的程度。所谓的电视就是观看对面女生的窗户,还美其名几频道几频道的。
龙丹的宿舍时在老校的12号楼,对面就是11号楼,男女生楼是分开的,这也就更多了放肆。在夏天,男生楼的卫生间不少就是裸着身子洗澡的,可女生楼的楼上,半裸着身子走来晃去的也不在少数。有时候看着男生的眼光射过来,有些女生更是穿着三点式,挑衅着挺着胸脯,惹得对面男生一阵阵干嚎。
龙丹的宿舍是四个人,是比较宽松的,闲暇之余,也经常加入看“电视”加评论的队伍。对着龙丹窗户的女生楼层是本班的校花高芳芳和张爱华,也许是两人的家境比较好,衣服几乎几天一换,尤其是在夜幕来临,在房间里换衣服不拉窗帘,自然她们这一“频道”收视率特别的高。
于是乎,龙丹宿舍里的几个哥们就打赌说,谁能在对面女生宿舍里待上十分钟,哥几个就请他撮一顿。龙丹是常喝酒的,就大胆的说,我待上30分钟,你们哥三请我两顿。
学校是由规定的,晚上八点以后,男女生是不准串楼的,否则让校监察处的人逮住就要给处分的。尤其是11号女生楼的看门老大妈,那可是严肃的很,一倒8点以后,你就是千般理由都不让你进去,硬是混了个“铁面老妈”的称号。
许下了豪言壮语,为了实现这宏图大业,龙丹可是用尽了心机,先是请高芳芳吃饭,人家就是不去。大学里的课程也用不着相互学习,也就没有那个机会。龙丹想来想去,终于想起了一招。
这天,在课堂上,龙丹走过高芳芳的课桌旁,扔给了高芳芳一张纸条,只见纸条上写着:亲爱高芳芳同学,想摆脱我的纠缠你只有一个办法,请我吃顿饭或者看一场电影,之后绝不骚扰你。也就龙丹想出这种歪招,别说,还真管用,高芳芳竟然答应了请一场电影。这下,龙丹的目的可就进了一步。
电影院就在学校的西门外,那个年头,也是年轻人唯一的娱乐。龙丹跟高芳芳来到电影院刚要进去,不巧的很,三个流里流气的青年拦住了去路,明显的不是学生。“小妹,这么漂亮啊,给个面子,我请你看电影怎么样”其中一个带着大墨镜,穿着大喇叭裤的青年说道。高芳芳说道:“我又不认识你,走开,流氓”,大喇叭裤恼怒道:“给你脸不要脸,竟然骂我,流氓怎么了,我今天就耍流氓了“说着就伸手拉扯高芳芳。龙丹见状立刻挡在了高芳芳的面前说道:“干什么,你们想干什么”,大喇叭不屑的说道:“是谁的裤裆没系好,把你给露出来了,你管什么闲事”龙丹心平气和的说:“她是我同学,跟我一起的,希望你们不要惹事”“嘿,越说越来劲了”大喇叭回头对几个同伙说:“哥们我说,给我打”说着就动起手来。不言而喻,说那个流里流气的社会青年嘴上功夫厉害,身上功夫稀松,三下五除二,都被龙丹收拾趴下了。别说几个青年不会功夫,就是会个一星半点,那也不是龙丹的对手。几个青年鼻青脸肿的趴在地上连忙求饶:“好哥哥了,不,你是我爷爷,别打了”,站在一旁的高芳芳简直就傻眼了,两眼冒出崇拜的小星星,对龙丹说:“龙丹,你这么厉害啊,是不是会功夫啊”“呵呵,小时候练过,这几个渣滓,也忒不成气候了,走,我们看电影去”。龙丹打着哈哈说道。
一场电影下来,高芳芳的心思根本就没在银幕上,一会问龙丹这,一会问龙丹那,弄得龙丹也没好好看电影,至于演的什么,两人什么都没记清,高芳芳却一直处在亢奋之中,直到第二天,高芳芳的脑子里都是龙丹打流氓的镜头。
龙丹也没想到,初战告捷,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二天,高芳芳就嚷着让龙丹请客吃饭,这可是没有预想到的镜头,同宿舍的三个色狼们羡慕的两眼直冒金光,一个劲的询问龙丹使了什么魔法。竟然迷的校花大美女主动邀请。龙丹也没想到,只好笑笑以掩饰尴尬的神态。
自此以后,别说是龙丹去高芳芳的宿舍里待十分钟了,就是待上一天都有可能了,弄得同室的哥们心疼不已,大呼上当,请了龙丹一次就算了,说什么也不请第二次了。
龙丹弄拙成巧,虽然没有那个意思,可是一个娇滴滴的校花大美女成天的围着自己转,也是不由的欢喜。到后来,竟然是形影不离了,这也是龙丹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第14章:毕业实习
龙丹的实习可是高规格的,高芳芳通过自己在省厅的叔叔弄到了一张省社会调查员的介绍信,龙丹与高芳芳二人就来到了龙丹的家乡鲁中县县委。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大两级吓死人。鲁中县委的办公室人员,拿着这张介绍信竟然不知道怎么办。还是办公室的主任油条的很,说道:“孩子哭了找他娘,这种事,还是请示书记才行”,县委书记看了介绍信半天,说道:“也好办,他们愿意去哪就去哪,你们别拦着就是了”,委办主任有了这道圣旨,就小声小气的问:“二位领导,你们这是想调查什么去哪调查”龙丹心里发笑又不敢笑,自己都成了领导了。不就是一封介绍信了嘛。龙丹不在官场那里知道这其中的奥妙,能从省厅开出介绍信的能是一般人不是那个首长的公子,就是那个大衙门的亲戚,慢待了上级派来的人,要是回去把嘴一歪,自己的小小乌纱帽也就不稳当了,就是不怎么着你,把你打发到那个闲散衙门喝茶去还不简单
委办主任先把龙丹高芳芳二人安排到县招待所住下,又联系了龙丹想去的民办企业负责人,一切安排妥当,这才回去汇报给县委书记。龙丹在委办主任走后才来到高芳芳的房间,对高芳芳说:“你叔叔到底是什么大官啊,弄出这么大动静,搞得我们就像钦差大臣出巡一般”高芳芳歪着头笑着道:“没有我叔叔给弄得这封介绍信,你回到家乡谁看得起你啊,别说是县委书记了,就是一个小厂长也懒得理你,你说我们怎么完成毕业论文啊”“也是,这下好了,连食宿都省了,这叫我怎么感谢你,以身相许”龙丹坏坏的说道,高芳芳说:“美得你,谁稀罕你”这才两人就商量起怎么实习来。
两人商量来商量去,最终还是龙丹拿主意。因为龙丹还是对家乡的事情熟悉一些,就决定去鲁中县最大的民营企业,兴华实业公司,去完成一个月的实习任务。
两人来到兴华实业公司,接待龙丹两个的是公司办公室主任卜青山。卜青山是兴华实业公司的老人了,是开始就跟着老总孙华一起创业的人。兴华公司的老总是孙华,是土生土长的鲁中县人,自小讨过饭吃过苦。孙华的发家是发在一个铁矿上,当时,国家在鲁中县兴建了国家大型的炼钢企业701工程,需要大量的铁矿石。鲁中县是个多矿产的地方,孙华在一个国家曾勘探过,没有开采价值的浅层铁矿,通过关系租了下来,又从本村招募了几个壮劳力,硬是用人拉肩扛把铁矿给开采了出来。虽然储藏量不是很大,但由于成本低,孙华很快掘得了了一桶金,完成了原始积累。
有了钱的孙华,没有停下脚步,拿着钱享福。动员大家继续跟着他干,组建了鲁中县第一个民营建筑队,并很快的超过了县国营建筑公司,完成了第二步跨越。
在改革开放之初,各地都在大兴土木,搞基本建设,建筑公司基本上有活干不完,不像现在的建筑工程公司还要招投标。当时的建筑公司你只要技术过关,基本是年年有活干,在以后的十几年里,各地都大量出现了各种建筑公司,而且良莠不齐。到了后来,很多的建筑公司因无法生存而倒闭。大量的建筑工人下岗,给政府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建筑公司的满负荷运载,给孙华转了个盘满钵满。而孙华并没有满足,又借机向轻工业进军,组建了鲁中县最大的纺织厂,棉纺厂。一直到最后把县纺织厂兼并,成了名符其实的集团公司。至此孙华的集团公司但是员工就过万
小说推荐:【追书书】《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末日杂货铺[经营]》《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疫病之上》《[足球]安东绿茵日记》【重生流小说】《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
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眼尘缘》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