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放大镜一看果真如此,石表面有横竖九排排练规则的小孔,都巧妙的隐藏在豆腐的纹理之中,所以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小孔和内部相通,似乎是为了倒上面东西进去。
“其色赤红……难道留下的这些小孔就是为了灌注血液,当血液渗入到石内部,在夜明珠的光亮反射下,投影出来的光线就变成了赤红色!”
秋诺若有所思的说。
☆、第九十九章晨钟暮鼓
“那简单,我马上叫人去医院买几袋血回来,要什么型号的血都没问题。”
越雷霆看见有了眉目高兴的说。
我摇摇头惋惜的说。
“买回来的血没用的,千年古都有灵性,医院里的血来路不明,所谓以血养,是用血去激活古,血不赶紧渗透下去后会堵塞小孔,一旦这样这白豆腐就算废了。”
“那……那要什么样的血?”
顾安琪不解的问。
我来回走了几步,坐到沙发上想了半天,忽然意味深长的问。
“朱元璋修建皇陵是不为人知的,他要把明十四陵的秘密保存下去,那这些秘密都会告诉谁呢?”
“当然是下一个登基的新帝王。”
越千玲不以为然的说。
“对!他会把秘密留给继位的帝王,也就是说这白豆腐是留给下一个帝王的。”
“你这不是废话嘛,他打下来的江山不留给自己子孙,难道留给外人啊。”
“那么就是说,这白豆腐的秘密只有帝王才会知道,也只有帝王才……”
我说到这里,整个人猛然从沙发上站起来,愣了半天恍然大悟的说。
“这不是白豆腐,应该是血豆腐,知道秘密的人只有帝王,所以必须滴入帝王的血。”
我想到这里毫不拖泥带水的拿起桌上的刀,割开指头,把血滴在白豆腐上。
血滴落在石的表面,很快就从石表面的小孔渗透下去,刚才还通体光亮泛着白光的白豆腐瞬间反射出血红的荧光。
墙面上投射的模糊图形已经变的异常清晰,不过血豆腐里投射出来的并不是一面,而是分别从四个侧面都有文字投射在房间的四周。
房间里几乎没有半点声响,都被这奇异的场面所惊呆了。
“明十四陵的线索果然隐藏在白豆腐里,没想到这个机关设置的竟然如此巧妙和匪夷所思,要是没有雁回哥的血,恐怕还真没人能破解其中奥秘。”
顾安琪感慨的说。
秋诺很快冷静下来,看看四周墙面上投射的文字疑惑的说。
“看样子我们并没有完全解开白豆腐的秘密,最终的线索应该就隐藏在这四面墙上的文字里。”
正面的墙上有两句七言绝句。
一朝晨钟彻满城,
凭栏坐眺闻鼓声。
秋诺在嘴边反复念叨几句后平静的说。
“晨钟暮鼓!一朝晨钟彻满城,是指清晨的钟声全城都能听见,凭栏坐眺闻鼓声,这里是闻并不是听的意思,是指看……就是说站在敲钟的地方,又能看见敲鼓的地方……”
“这还用想,这是指十三朝古都京兆,其中京兆的地标就是钟楼,而站在钟楼上只有半里的地方就是鼓楼,这两个建筑都是朱元璋下令修建的。”
越千玲学考古,对古都京兆当然了如指掌,所以很快就想到了。
“在京兆!”
我低声说。“这两句七言绝句是告诉我们地点,难道明十四陵在京兆!”
左边墙上投射的文字同样也是两句七言绝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
笑看白猴捞孤月。
“前面一句我倒是知道,这是唐代杜甫的家喻户晓的《绝句》其中的一句诗词,可是后面一句笑看白猴捞孤月……我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顾安琪疑惑的说。
“两句毫不相干的诗组合在一起,一定有其他意思。”
秋诺想了想淡淡的说。“首先第一句是杜甫的《绝句》,描写的是二十四个节气中大雪的景致……”
“大雪!节气!”
我抬起头很兴奋的说。“正面墙上的两句诗是告诉我们地点,而这两句是为了传递时间,大雪在节气中是十二月七日。”
“这样说来笑看白猴捞孤月就好解释了。”
越千玲接过话高兴的说。“第一句指明了月和日,那第二句就应该是确切的时间,在十二个时辰了,猴子代表的正是下午三点。”
“连在一起就是十二月初七的下午三点,地点在京兆,可是要干什么呢?”
萧连山一脸迷茫的问。
我的目光落在右边墙上投射的文字上。
幸登昆仑画江山,
遥看北户数几星。
我摸着下巴想了良久喃喃自语的说。
“幸登昆仑画江山,昆仑山在传说中是神山,山海经里用,天不问其高几里,要于仰视之来描述昆仑山,可见其高,诗的意思是站在昆仑山上指点江山,气势非凡,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指登高才对。”
秋诺点点头也很认同我的分析,不慌不忙的说。
“遥看北户数几星,站在高处观望星辰会一目了然,北户在古时候的天文学了是指现在的北斗,数几星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