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看书网

第四十八章 减租

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田里,许多农民过来,他们带着讨好的声音跟张超父子打招呼。他们邀请张超爷俩去他们村里吃午饭,说是已经让女人弄好了饭。

带头的是赵庄的村正,赵庄也正是七娘亡夫家。七娘的老公公脸上带着几分尴尬,又有几分可怜兮兮的无奈,那种担忧之色让人望之顿生可怜。

这位老汉代表着赵家庄的村民向老爹述说着请求。

赵庄的许多地都是官田,他们从前隋起就是官田庄子上的佃户。李唐开国,对关中百姓均田,赵庄的村民只均到很少的地,平均一人二十亩地不到,还是十亩永业田和十亩口分田。

听起来倒也不少,可这年头均田只给丁男授田,只有满二十一岁的丁男才能分到田,宽乡才会给中男也授田。这年头也没有计划生育,十几岁就开始娶妻,然后生子,到四五十岁可能还在生。

虽然这年头医疗不行,营养也不行,许多孩子都会早夭难以长成。可一家六七口,甚至八九口还是常态。五六个孩子都是常事,甚至长子和幺儿之间相差三四十岁的,孙子比小儿子还大,甚至有的家族曾孙也不比幼子小多少。

一个大家庭,六七口甚至十多口人,但成丁往往只有三四人,妇人却是不能如北朝时一样均田分地的。

这年头田地产出也不足,又是战乱年代,万一遇到个旱灾蝗灾的,可能还歉收。赵家庄的人地不足,便只能佃种官田,佃种地主家的田地。辛苦是辛苦点,可也是为了养家糊口。

现在赵庄的官田成了张老爹的田,这些田地原来的佃农们自然也担心以后这地还能不能继续佃种。

要是不能继续佃种,那以后生活难以为继。

张老爹听完之后,点头道,“大家放心,原来的地谁家佃租的,那就继续佃租。”

这话让赵家庄爷们都松了口气,都对着老爹感恩戴德。

七娘的老公公更是道,“张员外,你和七娘的事情我们都是同意的,回头你跟七娘说声,她的那十亩嫁妆田我们不敢留下,到时让她带到张家去。”

赵老爷子也有好几个儿子,七娘的老公就是他战死的大儿子,他膝下还有几个儿子。当初知道儿媳柯氏和张铁枪有流言的时候,老爷子还想着叫上兄弟和儿子一起,好好教训这个独眼贼。

后来七娘的娘家兄弟们放了硬话,七娘又说了愿意把陪嫁的十亩地留给赵家,还愿意把两女儿带着一起走时,赵家才没继续闹,但也没有立马同意七娘改嫁。

原本他还打算等张铁枪打仗回来后,跟他亲自面谈。没想到,张铁枪一回来,立马都成了官人了,而且居然还跟长安的好多勋贵关系那么近。

现在自己一家都成张铁枪的佃户了,得靠着张家田地过活了,赵老爷子也想明白了。十亩地固然很珍贵,可他们得罪不起张铁枪。

张超在一边看着,心里很明白赵家庄这些男人们的想法。特别是这个七娘的老公公,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可又不敢得罪张家。

他笑着上前,“赵老爷子,不知道原来你们是怎么佃种这里田地的,租子收几成啊”

“亩租六成,租官牛加租一成。”

老爷子叹气说道,他们原来租种官田,交的租是实物租,就是地里种什么就交什么,而且没有定额,而是直接按实际收成多少的比例抽成。抽成很高,亩租五成,租牛还要加一成。

这意味着他们干上一年,田地所有产出的七年得上交给官府。

而他们本身还得承受租庸,租庸是不管你种多少地的,反正你家有几口丁,就得交几丁的租庸。

一年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还得服免费劳役二十天。

若是一人能均田百亩,这个租庸调平摊下来倒是不高,可实际上却很少能分到这么多田地,尤其关中地区,越发如此了。赵家一丁才分二十亩地,赵老爷子家有十多口人,却只有四个成丁,全家的田才八十亩,一年向官府纳的租就得八石、绢八丈、绵十二两,还得各服二十天免费劳役。

这个服役,只是服役时间,路上行程花费的时间和盘缠粮食等,都是不计算在内的。

这个负担已经很沉重了,光靠赵家的那八十亩地,又要种桑麻又要种粮食,本就收成不多,交完租后更没剩下多少了。

租官上的地,又得交一份租,还是三七分的高租。

赵家十多口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得下地干活,可一年到头来,连温饱都很难。

地租六成,牛租一成。

张超听了直摇头,这租子真狠啊。朝廷还说亩租不过六斗,可征收七成的租,可不止六斗啊。

光租个牛,都得交租一成,太高了。

张超觉得这样剥削太重了,以前是官田,百姓当然没有办法,有怨气也怼不过朝廷。但以后这地就是张家的了,若还是这么高的租子,那张家在地方的民望肯定不行。

张超对老爹道,“我觉得这个租子有些高,以后咱们自己的地出租,不能这么收。”

“你说收几成”

“爹,我觉得还是直接订个定额租子,然后跟乡亲们签下契约。不管他们收成多少,咱们只按契约收租。平时咱们也不干预他们耕种,这样也方便乡亲们自己耕种。”

老爹点点头,他现在已经越来越信服儿子的话了。

原来张家的那三十亩地托给柯家代种,一年也就是只收二成粮食。这是非常低的,也是很少见的,不过那算不得是正常租佃,只能算是请人帮忙吧。

以后张家几百亩地,肯定不能再只收二成了,真收二成,那岂不成了破坏行情。

“咱们就定个每年每亩五斗粟租子。”

亩收五斗粟,算是较低了,折算下来连收实物的五成租都不到。灞上也是关中平原地区,亩均收是在一石以上的,但两年可三收,而且种的也不全是粟还有麦等价格稍高些的粮食。折算下来,张超等于把原来的地主佃户七三分成,变成了地主佃户三七分成。

现在张超打算跟佃农们签契约,不管他们种什么,也不管他们一年几种,都统统亩收五斗粟子。

“五斗粟还包借他们牛耕地。”

这可是一大福利了,佃官田租官牛,还得亩加一两成租,而张超打算以后自己买些牛,平时就让佃户们轮流放养,到了需要耕种时则轮流使用。购牛钱不要他们出一分,耕种用牛也不需要他们再出牛租。

当然,这会让张超前期多投入些,但张超算过了,其实不亏本。毕竟牛养的好,养母牛,那么平均一牛可生一头牛犊子,牛犊子若是养上一年,那就算是头小牛,可以开始驯练耕田了,卖出去,能值不少钱呢,尤其是现在在缺牛的时候。

张超前期投入点买牛本钱,然后都不用自己养,每年这小牛犊子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回报。张超养牛能赚钱,还能赚个人人称赞的好名声。佃户们不用再花钱租牛,只需花点时间喂养下牛,很划算。

当然,若是有旱劳霜冻等灾害,也是跟着朝廷的制度走的。朝廷有法律,若遇灾,收成受损,那么就根据灾情受损严重,减征租庸,具体的减多少都有详细规定。因此张超也照用,万一有灾有害的,到时受损几成,就按比例减租就是。

张超可不打算当个没良心的黑地主。

亩收租五斗粟,张家五百多亩地呢,一年也能收两百多石粮了。

反正张家收的租就是纯收益了,也不用再向朝廷纳课缴税。

“爹,你现在就跟乡亲们宣布一下吧。”

张超没自己去出这个风头,而是让老爹来宣布,毕竟老爹才是张家一家之主。

果然,等张老爹对着赵庄的男人们宣布新租额后,赵庄的老少爷们都发出了惊呼之声。

赵家庄的人都不敢相信。

这改朝换代他们见过,可不管改什么朝换什么代,这租子也一样是很重。现在张家这新主家,竟然要主动降租子,甚至还要免费租牛给他们,这是开玩笑吧

“大家若是不信,我现在就请县里的公差和里正一起拟个契约做个保人见证,咱们把我刚说的这些都一一白纸黑字的写在纸上,咱们口说无凭,可字据却不能改,你们说对不”

“哎哟,张员外真是大善人啊。”

“是啊,张老爷大好人。”

别人家都是实物租,不但抽成高,而且连种什么怎么种还得听着地主管着,可张家却对这些不管不顾,只收五斗粟一年的租子,还包免费借牛。更何况,这白字黑纸签下来后,那么他们也不用再担心张家以后再收其它的租了。

这年头,地主们除了正租外,可是无不巧立名目的征收各种额外地租,什么耗米啊、斛面啊佃鸡、麦租等。

现在张家做的却敞亮、大气

这年头,遇一个这么好的地主,可比找一个贤惠的媳妇还难的多了,可遇不可求啊。

赵老爷子胡子颤抖,激动的带头就跪下来。

乌秧秧的赵家庄老少爷们全给跪了。

t1706231537:

新书推荐

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离人终成相思意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悍女麴凰驭龙婿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这个修仙过于日常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折红鸾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三魂七魄归位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哇!女总裁是皇帝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诱梦我是主母,也是孟婆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谬接瑶华枝落在荒年崽崽很闲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寻找轮回的你我靠好运壮大家族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穿越三国:姐妹同心表妹不欲攀高枝穿时空的女将军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