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古代:从赤贫到千古一帝》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
牛二是市井泼皮出身,刀口上舔血,所以养成了自保意识过强的天性。
对他来说,只要是刀子和银子能解决的,那就懒得想其他。
说句实在话,就这么把铁如山放了,牛二心里面七上八下,实在是有点忐忑。
李阳却笑着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铁捕头重情重义,绝不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
“此人的本事咱们也见到了,你带着八大金刚恨不得把地皮都铲了,结果怎么样?人家几天就找上门来。”
“如果不是咱们在县城中早就成了气候,只怕现在已然是锒铛入狱,哪还有和人家斗的本钱!”
马六最敬重铁如山,生怕牛二这个家伙跟上去暗算,赶紧走了过来。
“我说牛二,铁捕头是我最敬重的人,你要是偷着把他给害了,我和你没完!”
看到李阳和马六都是这种态度,牛二也没词儿了,挠着个脑袋嘿嘿傻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和大家伙想的果然一样,铁如山回去之后一句正经的也没说,只说牛头山下来的是小股盗匪,不足为虑。
然后还说想要帮着县里面整合青壮男子,没事操练一下,毕竟现在官兵都剩下老弱病残了,很容易出问题。
黄炳文听了不由得大喜过望!
本来以为这个铁如山和自己面和心不和,结果人家还真办事!
县里就这么点人手,真要是牛头山匪患下山在县城里面倒出事儿来,那自己甭说当官,恐怕脑
袋都没了!
“铁捕头,您不辞辛劳,主动请缨,这是咱们县的大幸啊!
这样,募集乡勇的事情就交给你了,钱粮补贴一定按时发!”
铁如山点头答应,也不多说话,直接就出去办事了。
其实这位铁捕头心知肚明,黄炳文可不是什么好鸟,老在他身边,早晚生出是非。
募集乡勇时需要到城外各乡各村召集人手,就是练兵的时候也是在城墙外面。
如此一来,和黄炳文手底下这帮班底有了距离,以后什么事儿都来个两不相干。
张文雕被活活打死,铁如山又跑到城外,黄炳文身边这一文一武都不在,这人可就支棱不起来了。
以前黄炳文想找人出主意靠张文雕,有什么要紧事要办就找铁如山,其实自己能力非常一般。
再说他这个靠山就是娘家人,人家也瞧不起他,这个势力也是水分很大。
从这件事情过后,黄炳文还真消停了,一直都是得过且过,县城里面也呈现了短暂的安宁。
李阳可没闲着,正忙着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赚钱!
有些假清高的人特别羞于谈钱,好像提到这个字就觉得有辱斯文,损了他的清高,实在是虚伪得很。
这世上但凡想办点事儿,没有钱是万万不能。
李阳志向高远,更是知道要做大事,钱粮是重中之重!
刀矛器械要钱,盔甲盾牌要钱,人吃马喂,哪一样都是铜钱银子堆出来的!
没有钱谈什么做大事?只配成为人家砧板上的鱼肉罢了!
趁着黄炳文最近不瞎折腾,正是大发其财的好时机!
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绝不满足于只开个饭店赚钱,说白了,松月楼无非也就是一个宣传和交流平台而已。
李阳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另一个领域,精米精面!
经过这段时间的生活,李阳发现大周王朝是没有石磨的,只有靠人力或畜力舂米。
真正的石磨是要到春秋时期才发明出来,而大周王朝也就是个商周时期的科技水平,自然是没人懂的。
现在富人们大多都是吃的稻米,虽然还做不出精米,但比起麦饭豆饭那颗好吃的不是一点两点。
正因为这样,稻米和麦子的价格相差悬殊,而老百姓一般都是只舍得吃麦饭。
当年的麦子脱粒不够彻底,外面还带着一层薄薄的糠皮,这玩意儿煮熟之后愣往嘴里填,那真叫一个小刀拉嗓子!
可是小麦这个东西如果磨成面粉,那发挥余地可就大了去。
什么馒头,面条,花卷儿,包子…你要是搞好了,就是弄点披萨和面包都没问题呀!
只要是能掌握住这个市场,自然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虽然在县城里牛二和马六都算得上自己的下属,可是李阳不是非常必要的时候,极少麻烦他们。
保安公司办得风生水起,牛二靠做正行也算是发财了,可是李阳只抽5%的纯利,一文钱都不多要。
马六成了县城里面唯一的铺头,人人
都得给他面子,自然财路广开。
可即便是这样,李阳也从来不在公开场合与其攀交情,就像是极其普通的熟人一样。
韬光养晦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而李阳就是其中的一个!
现在李阳和林初雪这小两口日子过得幸福而又安逸,每天现在院里的健身房练练力量,打打沙袋。
然后出门到酒楼照看一下,基本上到了中午就回家吃饭,下午都是陪媳妇上那些自然科学的课程。
可是这几天李阳天天在县城里面转,只要是看到有石匠就去商谈,而且联系的还不是一个两个。
在当年石匠这个活计收入比较低,石匠的活可不比别的工匠,无非就是雕个墓碑,弄个石牌楼,上马石之类。
这也不能天天死人雕墓碑,至于其他的那些石质装饰,也都是有钱人置办新宅子才会弄一批,也不可能天天做新的。
所以县城里面的石匠没有几个,甚至连个正经的铺子都没有,大家伙靠的就是口口相传,有事去家里来找他们就是。
李阳通过多方打听,把这几个石像的家都打听明白了。
今天出门的时候怀里揣了几张大红帖子,做的是有模有样,就像是邀请什么不得了的贵宾一般。
每到一家,必然恭恭敬敬先深施一礼,然后双手把这张大红请柬递过去。
这些石匠论起来都是穷人,走在外面被人轻视,哪见过这种场面,都不太敢伸手
接这张帖子。
尤其这位送帖子的还是个秀才,这可比平头老百姓高出一大截,人人都有受宠若惊之感。
接连送了几家,总算是忙活完了,李阳兴致勃勃回到了松月楼,直奔后厨。
“王狗儿,拿出你的本事,给我做一桌上档的宴席,不惜工本,我要招待贵客!”
轻歌若有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