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看书网

第29章 隋版文娱文抄公(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全本看书网】地址:qbkanshu.com

三日后,李昭和柴绍回门,唐国公府摆了一场盛大的回门宴,把能叫来的李氏宗族成员都叫来了。

李昭和柴绍拜见了独孤老夫人、李渊和窦夫人,又与李氏宗族其他人见礼。

之后李建成带着其他李氏宗族已经年过弱冠的人与柴绍喝酒聊天,李昭去后院找到了李玄霸和李世民。

大德,你的词阿姊谱好曲了,听一听?”李昭取出琵琶,“不许跑。李玄霸叹气:

“我没打算跑。还有,阿姊请继续叫我三郎。”

他是真想跑,因为阿姊弹琵琶,肯定会让他和二哥合奏。

隋文帝认为“正声”之外的音乐都是亡国之祸,不好乐技,遣散大部分乐人回民间。但杨广热爱所有的音乐,裴蕴为杨广搜集了三万余乐工入宫,为杨广创作和演奏音乐。

隋朝上层本就还带着鲜卑习惯。北朝有人将西域弹拨乐器和传统琵琶融合在一起,改良成既可以弹奏传统清商调,又能兼具西域风格的新式琵琶。

隋朝上层贵族都对新式琵琶十分喜爱。虽然隋文帝不喜欢,也不能阻止隋朝上层贵族热爱新式琵琶。

杨广自己放开享受音乐后,隋朝上层贵族不用藏着掖着,新式琵琶与琴一样,成为上层社会必修才艺。

李玄霸和李世民在五岁开始启蒙的时候,就开始学琴和学琵琶。李世民性情活泼,喜欢所有能动能响的娱乐,李玄霸就对乐器兴趣不大。

再者李家除了他之外无论男女都喜欢音乐,只要乐声一起,他这里就会被围得水泄不通,一群后院女眷奴仆一起奏乐。

吵,累。

但阿姊回门,这面子还是得给。李玄霸把脸皱得像小老头,慢吞吞给琵琶调音。

李世民已经横抱着琵琶,弓步向前“啪嗒啪嗒”弹起来,边弹边仰头嗷嗷嗷,非常像后世那些拿吉他装逼的沙雕小男生。

李玄霸看着二哥的沙雕样,真想把这一幕画下来,给后世他的铁粉们看。他的营销号又有新的唐太宗素材可以用来黑一波了。

隋朝的谱不是通用乐谱,而是用文字记录,针对每种乐器的指法。

这样的乐谱不好传世,音阶和节奏后人都无所得知,所以有“古曲无法完全复原”的说法。后世复原的古曲都是新的编曲,一张古曲谱能编出无数种乐曲。

/李玄霸虽然前世没多少音乐素养,简谱符号还是认识的。他一边跟着指法练琵琶,一边琢磨等以后当闲散王爷后,要不要给后世音乐界做点贡献。

这是以后的事了。现在他只是想一想,说不定长大就忘记了。

如今的曲谱虽然难以传世,但很适合教授乐器。李玄霸和李世民对着曲谱练了一刻钟,就能把曲谱弹出来了。

李世民笑道:

“阿姊谱的曲真好听,若传出去,肯定会传遍大街小巷。”

李玄霸板着脸道:

“现在不能在外人面前唱。会影响阿姊的名声。”

李世民脸一垮:

“我讨厌名声,动不动就名声名声,真烦。”

李昭笑道:

“没关系,我关上门自己唱。不过虽不能唱这首词,等曲谱好之后,一定会有许多人新填词,三郎的才名仍旧会传遍大街小巷。

李玄霸道:

“谢谢阿姊。”

这正是他想到的职业规划路线,阿姊要帮他完成第一步了。整理了他会背的诗后,李玄霸头疼地发现,诗不够用。

满打满算,他就会背百余首诗。若要符合人设,能用的就更少。而且唐朝之后的诗,可能韵脚与唐朝不同。现在他年幼,可以用“才学诗所以韵律不规整”勉强糊弄过去,但长大后就不行了。

隋唐重诗,就是高官若不喜诗词都会被人排挤。如唐朝大臣杨纂,身居高位又是能吏,就因为不喜作诗,被斥责不懂风雅,被同僚鄙夷。

李玄霸也试过自己写诗,但天赋实在不行。每次聚会都作诗,李玄霸可没有那么多诗做。

如何不让其他人邀请他作诗呢?李玄霸思来想去,趁着魏晋遗风未过,给自己打造一个标新立异的“狂士”形象。对外说“我不喜作诗”,多作词,偶尔作一两首诗展现自己的才情。

后世“诗词”并列,好像词与诗一样都是“传统文学”,其实不是。“词”全称“曲子词”,是从市井开始流行的“流行通俗歌词”。

民间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曲子词;隋唐开始发展,如《河传》《杨柳枝》原本就是隋朝的民歌;到了盛唐,大量文人参与创作曲子词,文人词兴起;北宋厚积薄发,造就了“宋词”的辉煌。

“词牌”的平仄规定,其实就是“古乐谱”。先有了第一首词曲,传唱度上去后,其他文人跟着这个乐谱继续填词,然

后形成了一个“词牌”。用后世比喻,就是“翻唱填词”。

如《满江红》就是柳永创的新调。柳永少年时是青楼常客,乐工每谱了新曲,都会找柳永填词。新曲流行后,文人们跟着填词翻唱,《满江红》的词牌才流传下来。

现在正是词的草创阶段,词牌很少。李玄霸随便从后世拿出来一首词,都是“新曲”,平仄韵脚都是他说了算。如果词中有不

合适的字眼,他能随便改。

词现在是“民间艺术”,填词现在虽是文人偶尔做的雅事,但你要求某个文人去填词,就是把文人当乐工。上层贵族虽然会跟着传唱,但不会自己写曲子找李玄霸去填词。

杨广倒是能找李玄霸。但以杨广的性格,他只会自己填词,让别人传唱。

这之后李玄霸的“文人路线”就很清晰了。

在他还需要看人眼色,参加文会的时候,若被人点名要求风雅,他就谱曲填词,偶尔遇到正好适合自己会背的诗的场景,再拿首诗证明他会写,只是不爱写。

等名声打响之后,他就主业写文。骈俪文他写不好,就写秦汉的散文,提前开启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就是韩愈倡导的摈弃华丽的骈俪文,重归汉唐言之有物的散文文体,名为托古实则创新的“文艺复兴”运动。

李玄霸在网络纵横那么多年,讥讽小文章不手到擒来?

等他哥当了皇帝后,他就可以把诗词都丢一边去,再也不用抄诗词强装自己合群,专注写文讽刺时政。

他哥被骂了还要夸他讽刺得好,说他是镜子。

合掌,摊手。这大文豪的逼格不就建立起来了吗?有了文豪的逼格在,他就能在仕林中召集一群文人“结党营私”了。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什么都不做,对得起穿越大神吗?李玄霸现在苟着,只是因为皇帝是杨广,不是因为他真的是咸鱼。

他前世一辈子都在底层摸爬滚打,好不容易生活有了点起色,正准备成人高考的时候就穿越,不可能不渴望名利。

至于道德感什么的,他有,不多,可能还不如他纯古人土著的哥。

自己和自己重视的人过得好就是李玄霸追求的一切。他准备在朝堂大展拳脚也不是什么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就是想自己扬名立万,以及让家人过得更好而已。

隋唐版本“文娱文抄公”这块砖敲开文坛的大门,以讽谏散文铸造自己在文坛的神格,就是李玄霸思考了多年,终于给自己确定好的职业规划。

现在,等他三姐和姐夫把《满江红》的谱子传出去,他就终于迈出第一步了。至于在郑氏那一场文斗,不过是意外之喜,顺带帮他梳理完善了今后要走的路。李玄霸虽然不喜吵闹,为了自己的职业之路,也能忍下暂时的喧闹。果然不出他所料,当琵琶声音响起后,他和李世民所住的小院子里的人越围越多。

窦夫人正和趁着李昭回门宴,归家与父母小聚的李大娘和李二娘聊天。听到这里有热闹后,窦夫人带着李大娘、李二娘和一众李渊的妾室,与赴宴的客人女眷们也来凑热闹。

一群女眷中混了两个七岁孩童,琴、筝、琵琶、箜篌、笛箫等各种乐器——上场。有女眷玩得过于兴奋,还让人端来大鼓,在鼓上跳舞助兴。

女眷们都十分喜欢李昭这首《满江红》。在窦夫人的鼓励下,李大娘、李二娘、李三娘三人共同舞剑。

李世民这个人来疯丢掉琵琶,跳到大鼓上蹦蹦跳跳:

“阿玄,你也来玩!”

李玄霸叹了口气,拿了两团丝线堵住耳朵,过滤过大的声音,然后拿了个小槌敲锣。

李世民蹦蹦跳跳以双脚敲鼓,李玄霸面无表情敲锣,李家三位已经出嫁的娘子唰唰唰舞剑。

三人舞剑,恐只有杜甫的《剑器行》中“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能描述一二。

李玄霸看着看着,下撇的嘴角不知道什么时候微微上弯,半眯着的眼睛也精神地睁圆了。倒是平常总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李世民,此刻眼睛笑成了半眯的模样。

若不是看他精力充沛,大汗淋漓,还以为李家二郎和李家三郎什么时候互换了。唱完《满江红》,女眷们又奏起了此时流行的其他豪迈的歌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折红鸾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我靠好运壮大家族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表妹不欲攀高枝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离人终成相思意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悍女麴凰驭龙婿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落在荒年崽崽很闲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穿时空的女将军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姝宠横空出世的娇帝君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寻找轮回的你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