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六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96章
统一思想
“红薯之事,暂且至此,接下来本尊还要说一些事情。”
刘振华朗声说道。
“第一,凡登记户口者,皆能领取粮食,分得田地,按照家中人口来分。”
这件事情城内百姓几乎都知道,眼下经过灶王亲口说出,他们顿时又是一阵感恩戴德。
他们并不担心灶王会欺骗他们,因为灶王方才已经展示了他的神仙手段。
“第二,田税之事,二十抽一。”
“第三,不征收苛捐杂税,不征徭役。”
三件事情皆是关乎到百姓的自身利益,每一句话都足够让这些老实的庄稼汉子狂喜,三句齐出,直接让在场的百姓全部跪在地上叩首。
远处那些围观的没有听到的百姓,经过前面的人口口相传以后也是纷纷跪倒在地上。
这些都是对于他们来说天大的好事。
不过一些稍微机灵点的百姓也知道,既然接受了灶王的粮食和田地,并且接受了灶王的这两条规矩,就意味着他们日后不是大明的子民了。
不过这大明的子民不当也罢,他们拿自己当做大明的子民,这大明可不把他们当民。
皇上谁来做都一样,百姓们只关心自己,生活能否过得好。
谁让百姓过得更好,百姓就拥戴他认同他。
“第四件事情,本尊不日便会在县城内开设学堂,凡是家中有十二岁以下六岁以上孩童,不论男女,必须来学习,不收取任何费用,并且本尊还会管这些孩童吃饭。”
这句话一出,反响平平,百姓们根本不知道读书有个啥用,寒门之中靠着读书出个贵子,但其实在古代这些百姓们,连寒门都算不上。
在他们眼中种地才是硬道理。
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灶王爷非要这些孩子读书呢?
不过听到管饭,百姓的还是十分乐意的,毕竟家里面都穷的揭不开锅了,现在有人帮着养孩子,他们能不愿意吗?
再说了,灶王都发话了,也不能拒绝呀。
“好了,暂且先如此,诸位乡亲且散去喊家眷来一同登记。”
刘振华说道。
百姓们又跪在地上高呼了声灶王万岁以后,站起身来陆陆续续的离去,眼下需要赶紧喊家中老弱出来登记,一些人则是直接在原地等待登记。
对于日后的行动,刘振华已经作出决定要脑子拳头两手抓。
也就是散播统一思想和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不用多说,天兵和民兵都在,以天兵的待遇,就算是刘振华不主动要求民众加入民兵队伍,他们也会络绎不绝的加入其中。
至于统一思想,首要的便是统一干部们的思想,然后再让这些干部带人去进行思想宣传。
他决定今晚便开会,刘振华已经想好了需要统一的思想。
当然不是人人平等,这个口号实在是太过飘渺虚无,人人平等,你当皇帝干啥。
百姓们陆陆续续开始登记,而刘振华则是开始教导一些民众如何种植红薯苗。
一棵红薯苗大概3~4个结,把两三个结栽种到土里即可。
有些类似于插秧。
刘振华这边百姓上下一片欢腾,而延川县城落入贼手的消息已经被传到了延安府。
延安巡抚极为头疼,本来那白水县王二就没有解决,眼下又冒出来了这么多乱民,整个陕北都乱成了一锅粥,他们府城又无出兵权利,圣上那边又迟迟没有消息,前些日子倒是有朝中来的大臣调查,近些日子应当就会有结果。
巡抚只希望这一把火不要烧到延安府才是,延安府内可没有多少标兵。
京师。
崇祯这次的动作很快,已经开始让藩王募集资金,用以杨鹤实施他的“招抚计划”。
而杨鹤,则是被他任命为“兵部右侍郎”,任陕西三边总督职务,等到资金到齐,便即刻走马上任。
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了。
要问谁的马蹄疾,还得是依旧带着灶王消息在路上奔波的马懋才,他现在的速度几乎快要抵得上800里加急了。
已经跑死了一匹马,马懋才并不心疼,对比灶王这个消息来说,就算是将借来的十匹马都跑死也值得,若是他知晓,灶王已经拿下延川县城,估计会更加急迫。
风起云涌,整个大明北部开始动荡起来。
延川县百姓的登记很是顺利,有粮食和田地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