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羽本以为扶立皇子协登基称帝,他与刘虞联手辅政之后,可以对天下展开声势浩大的改革推进。刘羽觉得,攘外必先安内,如今朝廷已定,是该对天下出手了。
那些乱臣贼子借着袁隗之死作乱?那些黄巾贼兵又再次起复?没关系!稳定朝廷局面之后,刘羽有足够的精力和底气与他们明争暗斗!
可惜刘羽还是太理想化了!
刘羽扶立皇子协登基称帝之后,汉帝刘协年幼,由抚养其长大、并且是先帝生母、晋升太皇太后的董太后,临朝称制。
大汉是两宫制,董太后如今相当于大汉的君王。她并没有与刘羽合作改革的想法,反而在刘协登基称帝后,准备卸磨杀驴,独揽朝政!
双方的矛盾,因为“大赦天下”之事而爆发了!
汉帝刘协登基称帝,董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改元中平,表示天下安宁的意思。
但如今天下大乱,所以董太后认为,要赦免那些人,展现出皇家的宽宏大量,如此必定会稳定民心。
而董太后赦免的人选之中,包括刘羽亲自下令逮捕的袁家子弟,特别是如今呼声最高的袁绍和袁术兄弟俩,更是主要针对的目标。
袁隗在京师的满门被抄斩,但袁家是汝南袁氏,他们的根基在汝南。袁家开枝散叶,斩草除根是不切实际的,但必须进行大清扫,令他们损失惨重、一蹶不振。
只有杀鸡儆猴,袁氏那些遍布天下的门生故吏才会害怕,刘羽的威望才能树立,如此,刘羽的改革才能推进,受到的阻力才不会那么大。
董太后此举,无疑是挡在刘羽改革之路的前方,这是他绝对不容许发生的事情!
朝会之上,刘羽据理力争,绝不退让:
“董太后,先帝被袁隗毒杀的证据,当初你可是亲自过问,下诏问责,谋害先帝,罪不可赦,按照汉律可株连九族!
“如今你想要赦免袁家子弟,于公,谋害一国之君、大汉之主,还能得到赦免,汉律形同虚设,天下人对皇权将再无敬畏之心。
“于私,先帝在天之灵怕是不会安息吧?未来你与陛下待在宫内,就不怕寝食不安吗?
“你乃先帝生母,儿子被人毒杀还能如此宽宏大量的赦免罪犯,这很难不令人联想!这不是皇家气量,这是让贼子看到有利为贼、无力乞降的机会!”
刘羽发言之后,顿时引发朝廷上下附和。
董太后端坐垂帘之后,望着这一幕有些愠怒,刘羽如今权势滔天,好像这个天下不是她做主,而是刘羽做主似得,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皇权只会被架空。
所以董太后要对刘羽进行制衡,“大赦天下”不过是她出手的托词和试探,但如今看来,朝堂已经是刘羽一家独大,甚至连同为录尚书事的太傅刘虞,都没有反对。
董太后沉声说道:
“陛下之死,何进才是主导,何家已经被满门抄斩,何氏那毒妇也被软禁永安宫不得离开。若非这些宫中人出手,宫外人如何暗害陛下?
“袁隗说起来,也不过是被何进蛊惑,后率兵攻打皇城,也是当初有谣言声称刘太尉(刘羽)祸乱宫廷,他们行事章程有些粗鄙,但忠君爱国之心是好的。
“袁隗满门已经被抄斩,他虽是汝南袁氏出身,但毕竟已经分家,况且袁家开枝散叶,姻亲遍布众多家族,连我的娘家董氏都有联姻。
“难道株连九族,也要将我包括在内吗?
“对袁家的惩罚已经很重了。袁家四世三公,辅佐历代先帝,为国为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汝南袁氏子弟是无辜之人,借着陛下登基称帝,大赦天下,安抚民心,有何不可?”
…
“嗯,按照《汉律》,带兵反攻皇城,形同谋逆,株连九族。在董太后看来,这只是‘行事章程有些粗鄙,但忠君爱国之心是好的’,如此,我还能说什么呢?”
刘羽语带讽刺的说道:
“陛下被奸人设计毒杀,这些奸人借机祸乱天下,以至于大汉江山风雨飘摇,国将不国,值此动荡不安之际,是我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我查明真相,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将奸人满门抄斩。事前董太后可是一清二楚,怎么事后,就变成我未经廷尉审问,私下裁决了?
“董太后,你这双标的态度,不由得令人有些浮想联翩!再加上你自曝的袁家和董氏联姻之事,我很好奇,难道袁隗暗害陛下之事,你董氏也有参与?
“你董太后也是宫中人!所以也知道其中
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双穿门:我能往返汉末三国》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