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看书网

540 迎立外藩 (二合一)

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成了大明勋戚》最新章节。

襄王朱瞻墡不是什么闲散王爷,他曾实打实的两度监国,对于朝堂官场的尔虞我诈非常了解。

忠国公石亨要把自己请回京师监国,毫无疑问就是利用自己仁宗嫡子的身份,来成为背后独掌朝纲的权臣,相当于坐实了襄王朱瞻墡心中的傀儡猜测。

身为朱氏皇族,没得选是一回事,引狼入室又是另外一回事,更别说忠国公石亨如此的赤裸裸,说词连装都懒得装一下。

见到襄王朱瞻墡面露为难神情,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自己的请求,忠国公石亨的脸色立马就阴沉了下去,坐在旁边的定远伯石彪心领神会,当即换上一副凶狠的表情威胁道。

石彪此言一出,襄王跟鲁王脸色愈发难看了,怎么说也是皇亲贵胄,天下也还是朱家的天下。皇帝目前不过是重病无后,朝中还有着勋戚大臣维系局势,何时到了你石亨只手遮天的地步!

忠国公石亨把襄王跟鲁王的神态变化看在眼中,轻咳一声朝着身旁石彪呵斥道:

说罢,石亨又转而唱白脸道:

石亨主动给了个台阶下,襄王、鲁王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顺势道:

双方都是聪明人,气氛缓和下来之后,紧接着石亨就打出来自己第二张牌。

让襄王监国理政,仅仅是石亨掌控朝局的第一步,算是朱祁钰驾崩后混乱时期的过度,压制住文官集团把皇太后孙氏给抬出来临朝称制的可能。

石亨真正想走的第二步,就是把襄王朱瞻墡的孙子朱见淑,给扶植到皇帝之位上!

王孙朱见淑是景泰二年生人,如今刚好一岁出头,相比较威望颇高的襄王,以及成年的王世子朱祁镛即位,很明显还是婴幼儿的王孙更好掌控。按照明朝皇帝十六岁左右亲政的传统,扶植他上位忠国公石亨起码能够把控朝政十几年。

不过这番话听在襄王的耳中,他首先感到的并不是孙子能继承大统之位的喜悦,相反是一种深深的恐慌!

原因在于石亨已经派人前往湖广王世子跟王孙,这种行为说的好听是把他们给带到京师,说难听一点就是人质给绑架到了京师。

襄王万万没有想到,石亨已经胆大妄为到了如此地步,不仅仅是想要让自己成为傀儡,还拥有了废立皇帝的野心!

如果说襄王之前还敢给点脸色来表达心中的不满,那么当家人被石亨捏在手中成为人质后,他就已经完全丧失了反抗的资本。

可能朱瞻墡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本来是来到京师跟皇帝讨个说法,要维系住皇亲贵胄的

特权。结果却意外的发现皇权成为了空中楼阁,实则底下的臣子生出了不臣之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立储都是一件极其慎重跟严肃的事情,满朝文武会不厌其烦的上疏请求皇帝早点确定皇太子的身份。

原因就在于万一皇帝出了个什么意外,朝臣们还有一个可以依附的主心骨,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拥护储君。要是皇帝绝嗣,没有未来储君的存在,就会陷入现在大明各方疯狂争权夺势的格局。

不敢明着拒绝,襄王朱瞻墡只能从其他角度推辞道:

没错,朱见淑并不是王世子朱祁镛的嫡子,只是一个庶长子。再加上朱祁镛的年龄不过二十出头,正值年富力强的阶段,谁敢保证他就这么一个子嗣,后续不会诞生出嫡子?

论起礼法继承权,襄王确实有着超高优先级,但他的庶长孙就比不过明英宗朱祁镇的两个庶子了,特别是朱见深还曾担当过太子,是文官集团的唯一目标。

面对襄王朱瞻墡的推诿,忠国公石亨却满脸嘲弄道:

最有效的办法,往往是简单粗暴的,忠国公石亨就是一个标准的武人,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如此。皇帝朱祁钰都能做到废后易储,你区区一个王世子算得了什么,把换了不就成了?

如此解决办法,让襄王朱瞻墡哑口无言,颇有一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挫败感。

石亨淡淡的甩下这句话后,就走出了房间给襄王一点准备时间,他从始至终过来都不是为了征求意见,而是告知襄王他做出的决定!

另外一边的成国公府内,伴随着无边的夜色,沈忆宸来到了成国公朱勇的书房,把宫中发生的一切告知了对方,其中包括与景泰帝朱祁钰对话的一些重要片段。

听完沈忆宸的描述,成国公朱勇脸上神情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欣慰跟骄傲,这个儿子处理宫变的手段跟谋略实在太过于老辣,简单可以用二字来形容。

凭心而论,朱勇认为自己放在沈忆宸的位置上,最多就是想到过继皇侄朱见清这一步。后续用宣宗元配胡皇后来压孙太后,以及释放跟拉拢人心缓和矛盾等等招数,着实有些神来之笔的味道。

早在沉香楼会面的时候,石亨就明确向沈忆宸表达过,他会拥立外藩即位大统。只有这样,他才能彻底的掌控皇帝,让其成为一个傀儡。

并且石亨这些年依托着景泰帝朱祁钰想要易储的心理,不仅掌控了半壁江山的兵权,还扶植不少了文官上位,他们大部分已经爬到了中层的位置。

假以时日,朝廷内部将遍布中人,从上至下全面完成权力交替。

如果沈忆宸成功扶植朱见清上位,那么就等于让石亨这些年的谋划付之东流,以他张狂跋

扈的性格能忍?

简单的几句对话,成国公朱勇就明白了沈忆宸的用意。

听到沈忆宸的请求,朱勇没有立马给出回答,相反脸上陷入了沉思中。

片刻后他才开口说道:

说实话,沈忆宸已经做好了对石亨动手的准备,只不过不想选择皇权更替的时机。

原因在于皇权更替本就意味着局势动荡,整个天下不仅仅只有一个石亨蠢蠢欲动,北方还有蒙古汗国,南方广通王引发的苗乱还在此起彼伏,更别说麓川之战远征军打的异常艰辛。

妥协就意味着要让出部分利益来安抚石亨,可问题是单单拼实力跟兵马,沈忆宸加上成国公实则没有什么优势,甚至还处于劣势之中。

此消彼长之下,沈忆宸日后想要动手,谁胜谁负就不好说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经历过这些年的磨砺,成国公朱勇虽然没有早年间那股锋芒,但看待问题却愈发的深谋远虑。

施压这种东西就是弹簧,你压的有多狠,那么后续就会反弹的多厉害。

冷静下来的沈忆宸,觉得成国公朱勇说的很有道理,强压石亨要是对方突然动手,自己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古往今来皇帝对付权臣,往往是一步步的隐忍削弱,直至到了万全时刻才用雷霆之势一举拿下。自己虽然不是什么皇帝,但对待石亨是同理。

让石亨担当托顾命大臣?

成国公朱勇的建议,让沈忆宸有些犹豫了,虽然明朝的托孤大臣没有这样乾纲独断的权限。但是石亨本来勋戚身份限制在武事层面,有了托孤顾命的身份,就能把手伸到政务里面,更会快速助长他的党羽势力。

面对沈忆宸的反问,朱勇淡淡笑道:

很多事情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成国公朱勇的这句回答,瞬间让沈忆宸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确实只要托孤大臣的人数多起来,天然就会稀释权力并且形成制衡,至于自己同样会受到影响,这点沈忆宸就完全不在乎了。

一个托孤大臣的虚名就能跟石亨完成一换一,怎么看现阶段都是赚的。

事不宜迟,沈忆宸得赶在景泰帝朱祁钰下发诏书之前,就与他商议托孤大臣的名额。原因就在于那晚乾清宫内与陈循、石亨的谈话,朱祁钰虽然没有听清楚具体内容,但已经能感受到石亨有脱离掌控的趋势,这样必

然不可能任命他为托孤大臣。

只不过景泰帝朱祁钰不知道的是,石亨其实早就已经被他养虎为患了。

听着沈忆宸的谦虚话语,成国公朱勇没有多言,这小子已经够老成谋国了,还沉淀下去不敢想象会变成怎样。

就在沈忆宸跟成国公朱勇商量制衡石亨对策的时候,大公子朱仪此时走进了书房之中,他见到沈忆宸在此并没有什么意外神情,仅是朝着朱勇禀告道:

朝中不仅仅只有沈忆宸想着如何制衡石亨,大公子朱仪同样如此,密切关注着对方的动向。

小说推荐:《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沧澜道》《灵境行者》《末世第一狠人》《大道朝天》《天命之上》《从鱼》《守陵娘子山食纪》《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天才一秒记住【全本看书网】地址:qb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清末土司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春枝缠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乱世种田日常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HP)Forgive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宋小农民继兄不善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带着美女闯三国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在异世界召唤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朕,剩者为王谍战风云录:大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谍海无名朕,乃万岁!明末:边军不退臭县令朕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