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症候群》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
第三十九章
情绪上的阈值常常不会有一个很明显的界限,
却好像确实存在一个模糊边缘,随之缓缓递减。
伴随着二零一二年的结束,喧嚣尘上的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
隔天还是照常的朝九晚五,
地铁上挤满的还是倦怠的成年人。
沈知微有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很多年前的那场感冒好像逐渐在退烧。
只是病去如抽丝,
很难做到一时半刻间的完全痊愈。
设计院的工作经常需要做方案汇报,与甲方的沟通同样必不可少,或许是环境使然,沈知微逐渐适应了高强度的与人沟通,比从前要更加游刃有余。
虽然对她来说,
和人沟通算得上是一件很内耗的事情。
二零一三年春天,沈知微大四即将结束的时候,她在设计院的领导发过来消息,
说是今年设计院对接到很多很不错的项目,
如果沈知微毕业以后有意向的话,可以随时过来。
同时还说了她之前提出来的那个设计概念很特别,已经被甲方采用,到时候项目承接的分成也会按照比例打给她。
沈知微避重就轻,
感谢领导给了她这次工作机会,
没有具体回复毕业以后的打算。
漫天隆达落下,经幡之下,凛风摇曳。
“我好像能看到一点雪山的轮廓了。”
她们一路向前,在凌晨四点五十的时候到达雪山观景点。
留在北城有千千万万理由,可是想要回去的话,只需要一个理由。
旁边有人起哄,男生挠了挠头,看着沈知微:“我知道我这么说是挺唐突的,我们……可以先从朋友开始。”
或许是因为他的眼神确实真诚,又或者是那个时候她确实需要分清楚执念和喜欢的区别,沈知微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当时宣传部部门聚餐,那个物理系男生红着脸问她,要不要和他试试。
有一个舍友不无感慨地说道:“往后的时间聚少离多,每个人都忙,又是天南海北的,说不定下一次聚在一起,就已经是其中某一个人的婚礼了。”
毕设通常在五月底就结束。
沈知微那段时间大作业刚刚结束,
偶尔也会帮着舍友参考参考设计图纸。
五月底的天气,雪山还没融化。
高耸的雪山伫立在天际,无论是什么人站在山巅都显得渺小,远处的牛羊经过发出清脆的铃铛声。
舍友接过,挽着她手臂蹭了下。
“untain
forecast我选了四千海拔的高度,上面显示这座雪山是晴。”舍友身上套了件厚羽绒服,“看到日照金山的概率很大。不过这天也太冷了,幸亏带了羽绒服。”
“就当是尝试也好。”
四年的时间被压缩在四四方方的瓦楞纸盒里面。
舍友踩着油门沿着盘山公路往上走,繁星近到触手可及,一路上的雪衫好像是披荆斩棘的勇士。
分别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细若游丝,就连久别重逢都是可以被推算演化出来的。
返程的路上,周围的风景快速往后退去,有一个舍友突然问沈知微:“微微……”
可是这段恋情最终只持续了不到两个月。
大四下学期的时候,她曾经尝试开始过一段亲密关系。
但至少是可以的。
所以前面用来矫正的‘在’微妙又精确。
那天很幸运地看到了日照金山。
所以本科的舍友都已经在准备毕设,
每天在宿舍的时间很短,
要么是在图书馆,
要么就是在建筑系馆。
交完图纸到答辩期间有差不多十来天的时间,沈知微和舍友一起去周边省份转了一圈。
很多感情都是需要彼此来提供情绪价值的,但他们两个人似乎根本就不同频,男生是典型的学术挂,生活常识近乎于无,几乎不像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并且对很多事情上有着非常严重的强迫症,而且太过坚持自己判断的标准。
即便再怎么不愿承认,可这确实是预设中可能性最大的一种。
她顺手掰了一块巧克力递给身边的舍友。
建筑系的本科是五年制,比景观要多出一年。
回去的路程漫长又遥远,她们谈起未来的发展。即将毕业的大学舍友只有一个准备留在北城,剩下的都准备回家乡的省会城市发展。
“微微真的体贴。”
常有人来这里朝圣,一步一叩首,或许心有执念难解。
她声音压低一点,“你还会放不下你以前高中时候的那个男生吗?”
沈知微拿出之前准备好的葡萄糖和饼干,“高原需要及时补充体力,不然很容易有反应。”
·
沈知微的放下的确是进行时。
宿舍逐渐变得空旷,她们生活过的痕迹被抚平抹去,没有人知道下一个推开这扇门的新生又是怎么样的一段人生。
沈知微沉默了一会儿,“在放下了。”
英语上很多单词会有过去时态,现在进行式,还有将来时,可是中文的表达却又千变万化,一个词加上前缀又或者是变换位置又或者是重音的变化,都会带来表达上的截然不同。
之前的暑假沈知微考了驾照,
舍友们大多也拿到了驾照,所以这次去那里的时候,在当地租了一辆车。
世间因缘际会,总是不可捉摸。
思维上的不同频让两个人的交流几乎很难有趋同或者是互补的可能。
所以这段感情算是无疾而终。
沈知微倒是没有太多感触,只是在某次宿舍夜谈的时候,说到自己从一开始就不应该答应他。
毕竟模糊的开始,通常也是无疾而终地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