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看书网

第三十章 初遇高适

李琩明白皇甫惟明说的税法是什么意思。

唐初,征收赋税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以人丁为依据,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但至现在,随着土地兼并的加重,均田制被严重破坏,人口或逃亡,或成为募兵,或隐入高门大户之下,这样的背景下,唐朝不仅没有调整税法,还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成为逃户。

李隆基年初下的让逃户自首的令,就是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但李隆基这个召令,只能饮鸩止渴,要想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改制势在必行。

不过,断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历来要想改革经济制度,都伴随着反抗,动乱,甚至是战争。

现在大唐正处于鼎盛之时,李隆基显然没有改制的心思。

想到此处,李琩悠悠叹了口气。

士兵上前,将皇甫惟明拖了下去,王忠嗣默然的看着,没有说话。

李琩带士兵将人拖下去,道:“现在人已拿齐,王将军审定之后,报刑部吧。”

“喏。”

王忠嗣应声领命,又道:“殿下,您还耕地吗?”

“当然。”

李琩点点头。

能赚取一波名声的机会,李琩自然不会错过。

他走到田地中间,对百姓道:“圣人去年年初,亲自开犁,以为天下表率,本王这个做儿子的,自然当效仿。如今诸位乡亲田地初还,便由本王起个头,开这第一犁,盼今年风调雨顺,诸位乡亲都有個好收成。”

听到皇子要犁地,百姓们都鼓起掌来。

李琩前世时,体验过犁地这活,所以干起来也算是有模有样,只是刚犁了一沟,就感觉腰酸背痛。

不得不说,没有机械化的古代,百姓是真的苦。

若只是苦也就算了,还要遭受重重的压迫与剥削。

王忠嗣见李琩耕了一犁就累得不行,忙上前道:“殿下,您身体不适,不宜劳累,开了犁即可。”

“也好。”

李琩也不逞强,把犁推给王忠嗣,道:“王将军也来试试,完了按照之前的方案,把地还给大家。”

“王忠嗣闻言一怔。

他从小到大,哪里干过这个活,不过李琩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拒绝,便道:“喏。”

应了一声,便开始动手,犁了一沟,同样已经累得不行。

但考虑到李琩生着病都能犁一沟,他怎么都得多来几沟。

于是只能咬牙坚持。

另一边,杨环给李琩擦着汗,笑道:“没想到郎君还会务农,不过可惜……”

“可惜什么?”

李琩问道。

杨环道:“可惜臣妾不会织布,不然我们还可以过男耕女织的生活。”

李琩闻言一笑,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我若真去种地,估计种得还不如陶潜先生。”

说着拉起杨环的手,又道:“你这双手,弹琴可令人心醉,若是织布,恐怕我一年也穿不上一套新衣。”

杨环被李琩的话逗得咯咯笑了起来,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也算得上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两人正说着话,一书生打扮,三十来岁的男子靠了过来,恭恭敬敬的给李琩行礼道:“拜见寿王殿下,拜见王妃。”

李琩闻言好奇的打量了面前的书生一眼,问道:“阁下是?”

这书生道:“小民高适,字达夫,渤海蓨人。”

这人李琩不熟悉,但是这名字,李琩可相当熟悉,因为前世时,他可没少背诵高适的诗词。

而且高适除了诗歌成就颇高,本身政治才能也很出众,做过节度使,平过永王之乱,封侯拜将,一样不落。

可惜的是,发迹太晚,年近五十,才开始登上政坛。

“原来是达夫先生。”

李琩礼貌的回了一句。

高适听李琩的语气,似乎是认识他,眼神中掠过一抹惊讶之色,道:“殿下识得小民?”

李琩道:“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其实,现在的高适相比而言,并不出名。

为了谋个一官半职,高适一路已经拜访过李祎、韦济、薛据等人,还为这些人做了诗文,只是可惜,没得到重用。

所以现在听到李琩随口说出他做的诗文,高适是又高兴,又感动,道:“这诗是小民前年所做,没想到殿下竟然记得。”

李琩笑了笑,道:“达夫先生去年落第,我以为先生去了北方,怎么到了这兰州?”

高适道:“不瞒殿下,小民先前与张长史同游,听闻殿下在兰州查办骇人听闻的大案,便来瞧瞧。”

高旭所说的张长史,便是张旭,书法大家。

“那你来晚了,案子已经查完了。”

李琩笑着调侃一句,接着道:“不过先生要是不介意,后续我们可多聊聊。”

“当然,当然。”

高适连忙道。

唐朝的文人,若是科举不中,家世又一般的话,大都有四处求访的习惯,就像杜甫后来所说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所以李琩能客气的邀请高适,算是给了他极大的面子。

而对于李琩来说,要是能笼络到这种富有文采,又有政治军事才能的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这样他就可以用诗文交流为幌子,让李隆基以为他身边都是一些没有威胁的人。

李琩看着面前的高适,再看看这些因为分到地而满脸喜悦的百姓,再一次否定前几日他自己的疑惑。

谁说他什么都没有改变呢?

他至少为百姓做了事,也让自己的声誉得到提高。

他本来就是皇子,又有武惠妃的势力,很多人原本就有攀附之心,现在只有提高声誉,不怕有才能的人不来。

李琩沉思之间,王忠嗣终于犁完了地。

王忠嗣气喘吁吁的来到李琩跟前,道:“殿下,臣今日方知种地之艰难。”

说罢直接累坐到田坎上。

“王将军辛苦了。”

李琩笑呵呵的慰劳了一句,转道:“对了,王将军,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高适先生,颇有才识。”

李琩这话,算是给高适引荐。

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玄天宗修行记事臭县令朕怀孕了大明风流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在异世界召唤大唐小说家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最狂上门女婿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宋小农民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清末土司王谍战风云录:大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HP)Forgive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谍海无名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金玉满唐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继兄不善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明末:边军不退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朕,剩者为王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