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看书网

分节阅读 91

,就是五两的月工资,一直拿到老的,他不由舔了舔舌头。

陈新继续说道:“减得最多的,一次性给五十两奖励。”

唐相口中分泌出许多口水,他用力吞了一口,“那小人能不能也试试。”

“当然可以,我说过是所有人,不过不能耽搁手上事情。那些工匠想的主意要是需要什么工具,花些银子不怕。”

陈新理所当然的说道,他觉得苏联的这个法子挺好,尤其是现在的科技门槛并不高,专业分工也没有细化的时代,只要这些人肯动脑子,肯定能折腾出东西来。明代的科技一般都是官员和读书人靠兴趣研究,对工匠极为轻视,而工匠大多不识字,即便有想法也无法流传于世,实际制、使用和搞理论的人是脱节的,其实同时代的欧洲也差不多,自己给一个平台,试试看经过刘民有教过些字的工匠能做到什么程度。

唐相暗暗打算自己也要去试一下,他迫不及待问下一个任务。

“下个任务,一样的贴告示,谁能做出用火石打火的枪来,奖励六级工资,一次奖励一百两银子。”

陈新想了一下,回想起刘民有买房子的样子,补充道:“还有三进大屋一所。”

一滴口水终于顺着唐相的嘴边流出。

---------------------------------------------------------------------

宋闻贤呆了两天,便从威海返回登州,陈新给他的任务是先打点王廷试,年后再去山海关。

陈新自己则派人在附近的莱阳、宁海等地方继续招募流民,文登的大片荒地成了他的屯堡,山东破产的农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经济不宽裕的陈新没舍得给他们修瓦房,但是给了食物,消息传出,文登周围包括三个卫城的乞丐为之一空,流民们有了希望,开动脑筋搭起千奇百怪的窝棚,很快超过两千人,徐元华把他们组织起来,分为五个屯堡。

他们按五十人一甲,编为屯户开挖水渠和打灌井,每日布置劳动任务,屯田专家文显明也被调到了这边,准备春耕所需的物资。威海的两千亩地今年地力不足,只收了一千多石粮食,麻子墩的屯堡已经有三百多户一千多人,加上船上的水手、剩下的一个旗队战兵,陈新算着也只够他们吃到明年上半年,就没有从威海调粮食过来。文登的一万亩军田和几千亩民田都比威海要好,明年年底的时候收下粮食来,就能解决军粮了。

十一月五百新兵训练完成,由原来的步队带着继续剿匪,一百名骑兵也是八个小队,每次调出两个小队配合,演练哨探,陈新看过这些新骑兵们出动后,再次确定他们暂时只能干些哨探打杂的活,但骑兵不练又不行,只得指望朱国斌改进。

打到十二月,基本把文登县城附近的土匪都打光了,剩下些小股土匪听了文登营杀人厉害,纷纷往偏僻的地方转移,有些甚至跑去了旁边的莱阳和宁海州。十二月陈新剿匪又剿到一万多两银子,三千多石粮食,他估计土匪资源很快就要用完,以后要打土匪,就要到别人地方去找了。

那两千多的屯户陈新也没打算让他们白吃饭,选了三百多强壮的出来,抽空由训练队进行基础训练和兵器训练,只给每月三钱银子的训练费,为战兵战损的补充兵,练得好的可以直接替换现有战兵,也给了战兵更大的压力。

余知县的辖地内天清海晏,土匪和乞丐都没有了,陈新和周洪谟又多次给他送上孝敬,他对文登营印象大好,即便陈新已经占了几千亩民田,他也只是按一千亩算,而且他向登莱道报上境内发现闻香教活动,文登营接着就报上去几百级首级的战功。

周洪谟看上的是临清参将,但位置上有人坐着,他这点战功未必撬得动,十二月陈新又分了两千两银子给他,周洪谟便准备开春派人去京师看看情况。

转眼到了十二月二十四的交年节,所有战兵都停止了训练,难得的轮休,陈新给他们放假,有些附近的就回家过年,外地的就到文登县或附近买来三牲和香烛,在营地外面祭祖敬天,周围一些屯户也凑钱买了鞭炮,在附近放起来。文登县和原来文登营的人看到了这里的商机,就在老的文登营内租了房子,开起一些布店、糖果店、粮店、铁器店等,又一个小城镇现出雏形。

陈新腊月二十八提前跟周洪谟合余知县拜过年,当日又在兵营和营内的官兵聚餐,腊月二十九带着些威海的士兵出发回麻子墩,在温泉镇歇息一晚,三十下午终于赶回了阔别几月的家中。

宋闻贤也在当日从登州回到威海,他的家也搬到这边,看着陈新势力越来越强,他有正式投靠的心思,家眷在威海也更安全。

当晚宋闻贤也不在自己家过,跟着刘民有、代正刚这帮单身汉一起,都来到陈新家中一起度岁。

临近子时,赵夫人和陈新各自给家中仆人发过压岁钱,张婆拿出烟火爆竹发给大家,菊香高兴的在外进的院子里放起烟火,卢传宗也跟着凑热闹,连放几个,肖家花有点受排挤,问张婆要了几次烟火都没要到。外边墩堡中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到处是欢声笑语,小孩子们提着灯笼在街巷中四处追跑,刘民有在门边脸露微笑的看着越来越大的墩堡,难以想象年初时这里还是一片荒野。

刘民有感叹着对陈新道:“不知明年这里又是什么样。”

陈新没有接话,明年这时候,后金肯定已经在京师,他只知道后金兵冬天要来,但具体啥时候来,就不清楚了,自己如何得到利益,还有艰辛的路要走。

宋闻贤哈哈笑道:“那还用说,必定又比今年好。陈大人文武双全,又有刘先生这样的大才相助,日后封侯拜相也未必不能。”

刘民有对宋闻贤印象一般,只能说是比邓柯山好一些,现在那邓柯山平日看不到,有时想起来倒有了种亲切。这个宋闻贤虽然对人客气,则始终给人一种假惺惺的感觉。客气两句后,到了一边看烟火。

宋闻贤倒也不尴尬,对陈新转移话题道:“前些日子才跟你说,那蓟辽督师不知还要做些啥,话音未落,现在事就出来了。”

“啥事”

“在海防道的书吏那里听说的,东江粮船都要到宁远点过才能发皮岛。”

“宋先生是说天津的粮船”

“要是津门还说得过去,现在连登州的都是如此。皮岛现在封冻,我估摸着毛文龙还不知道。”

陈新惊讶道:“登州还到宁远跑一趟,再从宁远发皮岛又得多费多少时日。”

宋闻贤叹气道:“兵部已经来了文书,我也不知为何皇上会答应,摆明就是要控制东江,东江与宁远相隔遥远,不顺风来回一月多都可能,还真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成。”

陈新皱着眉头想了一会,他知道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不过并不清楚这粮食的事情,正好提醒他这也是一个可以取利的地方,“宋先生,开年你帮我办几件事。一是多买几条船,不用战船,一般的运货遮洋船就行。二是早些把海贸的货购好,船早些出海。”

宋闻贤答应了,又问道:“咱们天津也就运两次,买那许多遮洋船做甚,那些跑辽海的船未必能跑日本。”

陈新笑道:“袁大人要控制东江,东江肯定会缺粮,咱们这里,登州水师不会来,咱们就从威海卖粮给皮岛。”

“东江怕是没有银子拿出来买东西。”

陈新看着赵香和菊香在院子中间点起一个烟花,烟花嗖一声冲上天,两女轻轻叫着躲开烟花的尾烟,然后抬头看着烟花爆开,绚烂的烟花把她们的笑脸印出变幻的明亮光影。

陈新知道毛文龙一旦被杀,东江镇便再无丝毫凝聚力,那些辽民是很好的人力,他把手抱在胸前,“我不要他们银子,我要人,东江镇的老兵。”

宋闻贤迟疑着道:“东江的兵倒是不错,好歹年年跟鞑子干仗,但咱们没太多兵额,你已经把文登营都占满了。再说山东这地方也不是九边,养那许多兵干啥。”

“新来的都是屯堡的乡勇,不穿军服就是。”

宋闻贤不觉得需要这么多兵,不过陈新势力越大对他也越好,正还要细问,墩堡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爆竹声,院子中也是一阵欢叫,到处是互相祝贺之声。

宋闻贤忙对陈新拱手道:“陈大人已巳年好。”

陈新也笑着拱手回礼,等大伙都来一一恭贺过,又散开去玩闹后,陈新口中轻轻说道:“已巳年,终于到了。”

--------------------------------第二卷终

第三卷己巳之变

第一章伐明

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二月十一日,夜幕低垂的沈阳,寝宫内灯火通明,屋中生着几个木炭火炉,融融如春,几名侍女远远站在一旁听召,后金汗皇太极正在书案后神情平静的看着奏疏,他脸上棱角分明,刚剃过的头顶在灯火下反射着亮光,脑后的小辫垂在胸前左边,左手轻轻摩挲着拇指上的扳指,另一手则翻动着奏疏。

这是他继汗位的第三年,通过他两年的拼杀,与老汗之时相比,周围战略形势大为改观,西北边的林丹汗抱头鼠串,东边的东江镇颓势尽显,朝鲜签订兄弟之盟,不敢再明目张胆资助东江,辽西一如既往的只守不攻。后金四面受敌的态势为之一变。

他最忧心的是,外部虽有改观,但后金的国力却仍然不强,人力和物力都十分匮乏,没有持续战的能力,即便军力胜于明军,也无法形成战略优势,而造成国力衰弱的原因便是奴儿哈赤时代对汉人几次大的屠杀。

天命六年初入辽东之时奴尔哈赤还不算穷凶极恶,还承认部分辽民的自由民地位,但他为了解决女真的居住问题,让其与汉民合户居住,结果原来的房东毫无意外的变为了房客的奴仆,甚至包括妻子儿女也同样为奴,使得后金与汉人的矛盾在最底层就尖锐对立,辽民一贯民风彪悍,不愿忍受奴隶的地位,反抗和叛逃都激烈起来。

同年奴尔哈赤为防止汉民叛逃,强行迁移沿边和沿海汉民,违者即杀,而且既不安排好沿途食物住宿,到了也无足够田地和房屋分配,使得无数辽人死在迁移途中,仇恨继续扩大,辽人的抵抗更加激烈。

到天命九年,奴尔哈赤疑似失心疯,他面对汉人的反抗毫无办法,失去了最后的耐心,连下九道命令杀无谷之人,汉人每人口粮不足六七金斗者后改为四斗,一律捕杀,他声称“视无粮者为仇敌,彼等之中有我何友”,已经毫无思维逻辑可言,到后来更加干脆,理由都不要了,“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马斩杀”。

这几下折腾之后,汉人已死大半,剩余的人惶惶不可终日,逃往辽西或辽东海岛的更多,看到还有人要顽抗,奴尔哈赤接着就再来了一次甄别,这次甄别就更加要命,连女真人有隐匿也要获罪,甄别下来,剩余汉民又死掉大半,原来辽东所有秀才生员中,活过甄别的只剩下三百人,便可想见屠戮之惨。

这些事情办完后,奴儿哈赤还是担心,便把剩余的辽民编丁为庄,十三丁立一庄,送给备御以上将官为奴,辽东几乎再无自由的汉人,而剩余汉民人数已不足原来辽东五百万辽民的十分之一。商路不通,百业凋敝,物资匮乏,盗贼蜂起,尤其粮价腾贵,天命年间已到十两一石。到皇太极的天聪元年,沈阳斗米八两,饿孚遍地,不唯汉人,连许多女真人都无法承担沉重的赋税和兵役,逃往蒙古或大明。

这便是奴尔哈赤在辽东的施政所为,即便不算他的几次屠城,也是骇人听闻的暴行,煌煌史书斑斑血泪,却仍有读史书的专家能总结出“十大功绩”,奴儿哈赤同志泉下有知,当可安息。

皇太极不知这几百年后的事,他只头痛眼下的烂摊子,他自上台以来励精图治,对外屡屡获胜,对内改善汉人待遇,在书房中增加汉人“秀才”。希望将汉人也纳入体制,成为后金的助力。虽然成效显著,但奴尔哈赤所定的八王议政制度处处掣肘,内部矛盾从生,几位贝勒桀骜不驯,时有冲突。他只得小心翼翼的运用权术,利用各贝勒间的矛盾,达成自己的一些治政措施。最重要的成果是在旗主贝勒之下另设八旗固山额真和十六领兵大臣,走出了分解旗权的第一步。

其后通过攻打朝鲜和击败察哈尔的两次胜利,强化了个人权威。乘着这个势头,今年正月里他刚刚又利用小贝勒和八固山协理的名义,架空了四大贝勒轮流分月掌理国事的制度。但四大贝勒共治的整体局面仍然存在,所以他还是需要以对兄长的态度尊敬另外三大贝勒,这三个兄长或保守或跋扈或蛮横,都不是好相与的,他们对权力的分化使得他许多治国理念不得不推后。

皇太极不由用手揉了揉额头,他自己明白,以后

小说推荐:《赤心巡天》【笔趣阁】《桃花山刘家修仙传》《北美新神》《重开吧!蜘蛛侠!》《蝉动》《守寡后我重生了》《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不正常型月》《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全本看书网【qb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晚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HP)Forgive倒拔三国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春枝缠大宋小农民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明风流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谍海无名明末:边军不退朕,乃万岁!最狂上门女婿谍战风云录:大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在异世界召唤玄天宗修行记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清末土司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我在水浒做奸商金玉满唐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家娘子太体贴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继兄不善臭县令朕怀孕了